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生物教材同步苏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2003课标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能力方面

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探讨:遗传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是具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在前后代保持稳定”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背景。在必修2的上半本书,介绍了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实验等等,这些也能够让学生对“遗传”有较深的理解。而上课的同学是入学不到半个学期,才学习了组成细胞的物质和细胞的基本结构,鉴于此,教学预设就索性撇开“问题探讨”中的提问,而直接从“科学家发现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染色体有两种主要成分蛋白质和DNA,但是究竟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还是两者都是呢?”直接入手了,干净利落。对于“DNA”,学生也不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因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已经学过DNA和RNA,也已经学过蛋白质。在本节教材中,有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噬菌体”,也就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中的病毒,教学过程中将有一个细节涉及到“噬菌体不具备独立的代谢能力”,这个知识点在必修1第一章中已经有过讨论。还有就是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在第二章的“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已经接触过。这些,为这节本该在一学期以后才能教到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这一节课,如果只是知识的习得,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如果只是科学史的介绍,那也是简单的,无非就是两个遗传学上的经典实验和几位科学家而已;重要的是这两个经典实验中所遵循的核心思想。另外,在我的教学理念中,学习是为了应用,所以,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完艾弗里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实验后,将“RNA也是遗传物质部分”进行了精心地设计,把对RNA也是遗传物质的证明让学生来完成,依据就是刚刚学习过的“核心思想”。

【教学过程】

大屏幕显示,“对于受过生命科学教育的人来说,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似乎已是一种常识。然而就在五十多年前,当Avery(1877~1955)及其同事于1944年发表这一理论时,却引起了遗传学界的极大惊讶和怀疑。直到5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才为遗传学界普遍接受。这样,年迈的Avery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便溘然长逝而失去了荣获诺贝尔奖的机会。”“同学们,究竟艾弗里是如何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的呢?今天,二甲中学的朱建老师准备用45分钟的时间和大家一起来回望科学家当年的艰难探索,并尝试学习这些经典试验中,科学家们所遵循的科学原理,以及技术的发展是如何推动科学的进步的。”“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但是,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还是两者都是?同学们能不能猜想一下?”

学生纷纷应答,“是DNA!”

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甚至没有多少含金量,因为标题已经展示,在前面的课程里也已经接触过。但我有我的用意,我想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不是一无所知,他们甚至已经知道了今天的核心知识。还有一个就是我发现学生们都带的是第一册的生物书,这说明他们在来到这个教室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节课里将发生怎样的事情!我必须暗示孩子们,即便是他们事先没人知道要上课的内容,但是他们照样能够进入今天的课堂角色,因为第一个问题,他们就能够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来!

“很好!但是,同学们,我们能够猜想到DNA是遗传物质,是因为我们的科学前辈们通过自己艰辛地探索已经明确这个结论,而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已经知道了这些。然而,今天的课堂,却不是只要大家掌握这个结论,而是要弄清楚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也就是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遵循的科学方法。”

“加拿大一位名叫格里菲思的医生曾经专门研究肺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格里菲思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能够导致肺炎的细菌有一个家族,在这个家族中有两种肺炎双球菌,一种叫S型,一种叫R型。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刚才老师发下来的复印的书稿,尝试填空关于两种细菌的特征比较。”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R型细菌菌落粗糙,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接过学生的回答,我简要复述了“S”和“R”的含义,菌体的结构特点和毒性特征,因为格里菲思的实验关注的就是这些。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模拟了当年格里菲思的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