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生物教材同步沪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培养、观察青霉和酵母菌(实验)下载详情

《第4章 生物的类群 第3节 微生物 培养、观察青霉和酵母菌(实验)》精品课教案(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4章 生物的类群 第3节 微生物 培养、观察青霉和酵母菌(实验)》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培养酵母菌的方法,知道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与发酵现象;学会观察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方法,知道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初步建立起对酵母菌的感性认识,关注生命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2、学会在生活中获得青霉和实验室培养青霉的方法,知道青霉的营养方式;学会观察青霉形态结构的方法,知道青霉的形态结构和孢子生殖方式;通过青霉的观察和培养,体会微生物的微小和无处不在,感悟腐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类比较真菌的异同,能归纳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培养和观察酵母菌与青霉的方法、知道酵母菌与青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与生殖方式,并在实验中培养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难点:分类比较真菌的异同,归纳总结真菌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提前培养好青霉与酵母菌并拍照

教师准备:医用葡萄糖培养的酵母菌、实验室培养的青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透明胶带、剪刀、镊子、吸水纸、纱布。

实验环境: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

五、教学策略

1、课前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园地“寻找微生物”的操作,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不同食物由于其营养成分的差异也会适宜不同的菌株生长,实验开始前给出学生较易获得青霉的指导建议,如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橘子皮、面包、馒头、土豆,培养的条件要温暖潮湿,以及如何营造该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深刻,学习更顺畅。

2、教材提供的培养和观察青霉的实验方法是新鲜橘皮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一周左右,用解剖针在橘子皮上长有青霉的部分挑取菌落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该实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青霉在橘皮上的生长情况不可控,很难找到白色菌丝和绿色孢子共存的最佳培养时间;利用解剖针挑取菌落边缘带有少量孢子的菌丝并制成临时装片时,技术难度较高,且孢子很容易散落,较难观察到完整的分生孢子囊的结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验对青霉的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观察用的青霉菌皆来源于利用PDA培养基实验室培养所得的培养皿菌落,利用PDA培养基大大缩短了青霉菌的培养时间,经过多次试验也得到了观察青霉形态结构的最优培养时间。其次,优化了制作青霉临时装片的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附法使学生较容易制得目标装片,并观察到完整的青霉菌结构,大大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减短了实验操作时间。最后,全部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青霉菌始终生长在培养皿基质内,避免了霉菌孢子散落在空气中被学生吸入而引发身体不适,并且也方便实验结束后的菌种保藏和霉菌处理。

3、真菌的异同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图片的直接比较让学生直观看到异同,同时以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比较真菌的异同,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青霉菌的培养(5min) 上周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培养青霉菌,一周过去了,你的青霉菌培养出来了吗?你是如何培养的呢?

请2-3位同学分享自己培养霉菌的过程,如培养成功请描述霉菌的形态特点以及培养条件;如未成功分析可能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适宜青霉生长的环境。

展示实验室培养的青霉菌,介绍青霉培养的条件。

讨论:

食物放在冰箱冷藏室是否绝对安全呢?

食物发霉后能否去除掉发霉部位,剩下的继续吃?

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培养经验,并针对自己培养的情况与大家分享橘皮生长的环境。

了解实验室培养青霉的条件要求,树立严谨的科学观。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