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美术教材同步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魅力古镇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七年级上册《第8课 魅力古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和顺对于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同学们对和顺的历史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和顺小镇只有60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中国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600年只是华夏历史长河中很小的一滴。但值得一提的是,和顺作为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博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长,使其具有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后来简化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和顺乡”。 和顺是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蕴涵着“和睦顺畅”的最佳境界。600年来,和顺先民在古镇上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民居、寺观、宗祠、月台、照壁、牌坊、洗衣亭、石拱桥、名人手迹、字画、传统家具、器皿、匾联,成为和顺文化的代表和见证。同时,和顺的文化又是外向型的。曾经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使和顺逐步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意识和吐故纳新的观念。早在400多年前,和顺人就走出了国门。除了到缅甸,和顺人还远渡重洋到了欧洲、美洲和澳洲。莘莘游子在吸收了外国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带回了四海风物。罗马的钟、捷克的灯、德国的蔡司照相机、美国的派克钢笔等西洋物品遍布平常百姓家中,甚至于上世纪40年代在和顺就有人玩高尔夫球。

顺全镇国土面积只有17.4平方公里,1549户人家,6159人,但在外华侨却有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外来文明与传统文化交融,使和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是虽地处云南边陲却拥有一身徽派的神韵。全村现存传统民居1000多座,其中明清遗留下来的民居就有100多幢。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大宗祠、七大寺庙、三座石牌坊,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和顺的民居虽因家境不同选择的房屋造型和建筑材料有所差异,但是大多修缮良好,粉墙黛瓦,整洁美观。各家宅院中的天井都用石板铺砌,院内广植盆景花卉,厅堂里悬挂着对联、匾额,其内涵与讲究着实让人惊叹。虽然侨乡的历史久远,但是其建筑依然以“粉墙黛瓦,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庭院式建筑风格为主体,兼收了一些西方和南亚的建筑元素,并糅进了一些白族的民居特色。如有的人家还在雕花精美的中式窗棂上镶有一些进口铸铁花窗和进口的彩色玻璃。

二是虽偏僻丸地却拥有中国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的确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该馆建于1924年,位居村子正中。门面是仿照苏州原东吴大学的三孔西式铁门,门匾是胡适的题词“和顺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铁门是从英国专门订做的,订做以后用马帮通过山道运过来,现在还在用着,门和门锁都很好用。主楼两层,柱少梁多,上下均为玻璃窗,显得宽敞明亮。主楼及旁边伸出的六角亭和天井、花园等构造和谐。馆内现有藏书六万多册,其中不乏孤本善本和地方文献。大堂里的读书架上有很多报纸、杂志,都是最新的,可以随意翻看。屋角有电脑,拨号即可上网,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据说上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的的启蒙下,当地农村有好几处曾经创办过图书馆。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能长期坚持下来的只有和顺图书馆。它曾经历了两年多日本侵略军占领的苦难岁月和“十年”风雨的洗刷,但它仍然挺立着。近年来,除了每天接待本地读者外,它还接待了国内知名人士、作家、记者、专家、海外归侨的光临和访问,得到了廖承志的题额,国内报刊又不断刊登和报道,因而知名度越见提高。如今这座飞檐雕甍、气宇轩昂的图书馆已被接纳为国家公共图书馆,列为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顺图书馆的知识之光,照亮了和顺幽深的小巷,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和顺人的心灵。它缔造了和顺怡然自得的谦谦君子风范,它在优化乡风和哺育人才方面贡献卓著,名扬四海。

三是虽不是革命和文化的重地,却出了个共产党的著名马列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公元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于和顺水碓村。青年时代,荫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1955年任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党委常委、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9年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研究室主任。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因此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马列主义哲学家。其父李曰垓曾任过蔡锷护国军第一军的秘书长和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务督办。艾思奇故居于1919年(民国8年)由艾思奇的父亲建造,1979年艾思奇去世后,由夫人王丹一于专程由北京回到腾冲,将故居献给国家。整个故居占地600多平方,系一幢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院内串楼通栏。门口镶嵌着毛泽东题赠艾思奇的“学者、战士、真诚的人”八个大字。这是共产党的创始人对艾思奇人生最准确的评价。屋内陈列着艾思奇青少年读书求学时期、延安参加革命时期以及建国后的大量学习、著书、讲学等方面的珍贵图片资料和文稿实物。水碓池塘也因为艾思奇的故居就在此旁而变成了和顺的眼睛。

四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地盘上却奇迹般的出现了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国民党抗战为题材的博物馆。68年前发生在滇缅地区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篇章。一名年近半百、名叫段生馗的农民,散尽家财,投入了他青春岁月里全部的热情和精力,用20年时间,收集了7000多件滇缅抗战的遗物,其中有1000多件已为珍品绝品。有39件曾作为中美友谊的见证随江泽民访美。期间多少人想花重金买下这些文物,都被他一一谢绝,即使是在他特别艰难困苦的日子里。2005年他以自己的全部珍藏与一家名叫柏联集团的公司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滇缅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从使那段历史成了空前绝后的永恒。同时该馆聘任段生馗先生为馆长。正像他自己所说:“‘二战’遗物的收藏,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他属于滇西人民,属于我们这个民族乃至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滇缅抗战博物馆馆址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博物馆分5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通过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等,和馆藏文物一起,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五是和顺离腾冲只有几公里却奇迹般的幸免于抗战期间那场毁灭性的灾难。据传主要原因有二。一说是骆营长开炮救和顺之说,抗日战争时期和顺曾是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的指挥部,整个古镇家家户户几乎都住满了远征军将士。1944年5月,收复腾冲城的大战在即,一队日本鬼子推着汽油柴草,举着火把走向和顺,眼看着六百年的古镇将在大火中毁于一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百姓向驻在和顺东面的芭蕉关阵地远征军的一位营长骆鹏报告了鬼子要烧和顺的情况。骆鹏接报后,命令炮兵向敌军开炮,炮声将准备要烧和顺的鬼子吓得抱头鼠窜撤回县城。和顺被保住了,下令开炮的骆营长后来娶了和顺的姑娘为妻,和和顺顺白头到老。另一说是一张照片救和顺之说,据说和顺留学日本的人较多,仅1929年日本出版的《云南留日同乡录》中44位腾冲留日学生中,和顺人就占了10多位。相传1942年日军占领腾冲时,日军闯进和顺的寸家,冷不防抬头看见堂屋里赫然悬挂着曾留学日本的房主寸馥清与日本天皇的合影,顿时大吃一惊,不敢造次,慌忙对着照片立正、行礼,连滚带爬地退出和顺,从此不敢再至。寸馥清于上世纪初,参与过孙中山在海外组织成立华侨同盟会,努力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家而奋斗奔波过。寸馥清在家乡成立的“咸新社”“阅书报社”,既是后来图书馆的前身。

自2003年,和顺先后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名镇之一。2005年与安徽的西递宏村、江苏的同里、浙江的乌镇和南浔、福建的泰宁、广西的兴安、广东的石湾、内蒙古的室尾以及山西的张壁,共同获得CCTV“中国10大魅力名镇”称号,并名列之首。

3,欣赏和顺风景

4,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 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5,山西张壁古堡

张壁村是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的一个行政村,又称张壁古堡。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古堡堡墙1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在堡内一条用红色石块砌成的“龙脊街”两侧,错落有致地修建着五大神庙建筑群。

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堡有南北二门,北堡门筑有瓮城,南堡门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几座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点缀在堡内;还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到处是古迹胜景,古香古色。

 张壁古堡是我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隋唐地道、刘武周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张壁独有。张壁村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

4:内蒙古室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境内,主要由室韦蒙古族发祥地区域和恩河俄罗斯民族村区域组成,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现行最北部的乡镇之一。它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这里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