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华东师大课标版高三上册十三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下载详情

华东师大版高三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十三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优秀教学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华东师大版高三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十三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优秀教学设计

[2]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理解文章主题,认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优秀人物成长的意义。

说明:

文章是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演讲,收入其文集《坟》。“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论调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不怀好意的批评风潮,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容易被浮躁之风影响,从而产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和行为,鲁迅先生在演讲中号召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甘当“泥土”,在当今现实之中亦有其实际意义。同时,文章嬉笑怒骂,“犀利幽默”,综合运用举例、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痛快淋漓中妙趣横生,诙谐调侃中直指人心。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解读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

2.难点:理解鲁迅先生演讲中倡导的做“泥土”精神和意义。

说明:

文章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幽默,但由于社会背景时移世易,社会风潮随起随灭,学生必然存在理解障碍,需要教师指导点拨。而目前的现状下学生个性张扬,自视甚高,再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鲁迅先生倡导的青年踏踏实实做“泥土”的精神,发人深思。同时对文章的深入把握,需要整体感知,揣摩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1.课前请学生复习鲁迅的文学常识和学过的相关文学作品及知识积累,并预习课文。

⑴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⑵旧文旧知复习:

课文:《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了忘却的纪念》、《拿来主义》、《药》

诗歌:《自嘲》(“运交华盖”)、《无题》(“惯于长夜”)

“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1931.2.7)

2.检查预习,请学生完成思考题:课文题目“未有天才之前”是一个时间状语,它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阅读全文,请尝试补全句子:未有天才之前, 。

未有天才之前,我们先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3.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第二板块:

1.文章可以分成几个论述板块?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1—3段:提出论点,没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就没有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