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丰乐亭记·欧阳修》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②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③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④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醒心亭记

曾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按:按照

B.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幸:期望,希冀

C. 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滋润

D.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怨恨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B.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其可不喜且幸欤!

C. 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

D. 乐其地僻而事简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B.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C.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D.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4.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丰乐亭和醒心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的一组是

①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②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③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④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⑤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⑥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③④⑤⑥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丰乐亭记》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B. 《醒心亭记》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C. 《丰乐亭记》说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享清凉。

D. 《醒心亭记》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可让游人在山水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3)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7. 两篇文章所记之亭,均在滁州,位置相邻,但命名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明“丰乐亭”和“醒心亭”命名的缘由。

下载Word版试题
《丰乐亭记·欧阳修》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C    4. B    5. C   

6. (1)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一处泉水,感觉甘甜。

(2)采摘幽香的花草,在大树下纳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素秀美,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

(3)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中间,难道不令人感到欢喜、幸运吗!   

7. 丰乐亭,建亭丰山之下;与滁人往游其间,共享丰年之乐。(写出一点即可)

醒心亭,宾客醉劳之时,览胜醒心;欧阳公谪居滁州,心怀天下。(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按:按照”错误,“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的意思是: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所以“按”的意思是“查看,核查”。

B项,“幸:期望,希冀”错误,“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的意思是: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所以“幸”的意思是“幸亏,幸而”。

C项,“滋:滋润”错误,“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的意思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所以“滋”的意思是“滋生,蔓延”。

D项,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B项,第一个“其”,指示代词,“那”的意思;第二个“其”,副词,“难道”意思。

C项,第一个“以”,动词,“率领”的意思;第二个“以”,介词,“凭借”的意思。

D项,第一个“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天命”是“受”的宾语,“圣人”做主语,故天命不可断开,“命”后断句,排除选项AD。“一”为统一之意,做 “四海”谓语,“向”的意思是“先前的”,做“凭恃险阻”的定语,“向”和“一”之间断开,排除选项B。

故选C。

句子翻译: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内容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内容。

②“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强调滁州地处僻远。⑥“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强调天下太平。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曲解文意,由原文“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可知,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由此可知,是“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而不是“并不来此”。C错误。

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既:已经,以后。明年:第二年。始:才。甘:名作动,感觉甘甜。(2)掇:采摘。荫:纳凉。风霜冰雪:名作动,刮风落霜结冰飞雪。刻:鲜明地。(3)以:凭借。次:中间。其:难道。欤:语气词,吗。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由原文“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可知,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由此可知,丰乐亭,建亭丰山之下;由原文“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可知,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由此可知,与滁人往游其间,共享丰年之乐。

由原文“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可知,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由此可知,醒心亭,宾客醉劳之时,览胜醒心。由原文“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由此可知,欧阳公谪居滁州,心怀天下。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丰乐亭记

欧阳修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丰乐亭记》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或“根据这里山河的特点”),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醒心亭记

曾巩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

只要欧阳公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形成的原因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地区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说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录入时间:2021-04-02 0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