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墨子·尚贤》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

(取材于《墨子·尚贤》)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2.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能则举之

A. 一举成名            B. 举一反三            C. 举国同庆            D. 唯才是举

3.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事则不与

A. 患难与共            B. 与人为善            C. 欲取先与            D. 与时俱进

4. 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且      乙:而                         B. 甲:则      乙:而

C. 甲:且      乙:则                         D. 甲:则      乙:则

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

B. 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

C. 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

D. 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6. 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

7. 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

下载Word版试题
《墨子·尚贤》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2 D    3. C    4. B    5. C   

6. 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   

7. 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者……也”判断句标志词,表原因,故在“者”“也”之后断开。“非……也”翻译为“不是……”,“欲……”翻译为“想要……”。“故”是常出现在句首的连词,故在“故”之前断开。“以德就列”、“以官服事”和“以劳定赏”为对称句式,故在“列”“事”“赏”之后断开。“量功”修饰“分禄”,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在其后断开。“故”是常出现在句首的连词,故在“分禄”之后断开。“官无常贵”和“民无终贱”为对称句式,中间断开。

原文翻译为:拿(官位、俸禄、权力)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一词多义设题,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找到相同的一项。

例句:“有能则举之”的“举”,翻译为“推举、任用”。

A项,“一举成名”的“举”翻译为“科举考中”;

B项,“举一反三”的“举”翻译为“列举”;

C项,“举国同庆”的“举”翻译为“全”;

D项,“唯才是举”的“举”翻译为“推举、任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一词多义设题,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找到相同的一项。

例句:“事则不与”中的“与”翻译为“给予,交付”。这里所谓“与事”,其实就是上文所说“分人以事”,即把政事给予别人、交付别人。

A项,“患难与共”中的“与”翻译为“和”;

B项,“与人为善”中的“与”翻译为“赞助”;

C项,“欲取先与” 中的“与”翻译为“给予,交付”;

D项,“与时俱进” 中的“与”翻译为“和,跟”。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作答此类型题,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次填写虚词,应加强对上下语段的把握,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不义【甲】不富,高爵【乙】无禄,需要两个连词。根据答案,前者须从“则”和“且”中选择,后者须从“则”和“而”中选择。这道题的本质是在考查⑦判断前后两个结构的语义关系;②具体连词的用法。“且”作连词时,常表递进关系,此外还可表让步或并列等关系。“则”作连词时,常表顺承、因果关系可以对举以表示分句的并列关系。“而”作连词时,可表示并列、递进、转折、顺承、修饰、因果、假设等多种关系。根据语义,“不义”和“不富”应为因果关系,“不义就不富”,所以甲处不能用“且”应当用“则”;“高爵”和“无禄”应为转折关系,“高爵但是无禄”,所以乙处不能用“则”,应当用“而”。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C项,“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错误。由文章最后一段“若贤者不至乎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左右也”可知,属假设,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当,与,相称,相配;劝,勉励;则为贤者不劝,被动句,翻译为“……被……”;是以,因此;倍,通“背”,背叛;死,为(君王)而死;亡,流亡。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的方向,作答本题,学生应浏览全文,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从全文中概括,注意关键词句。第一段从反面切入,所以“得富”、“得众”、“得治”其实都是“尚贤”的作用。第二段首句还是强调国家“得治”,中间强调君王尚贤可使普通人明道义、尚贤能。最后一句“国家治”、“刑法正”、“官府实”、“万民富”还是“尚贤”的作用。第三段第二句讲“尚贤”可以使有才干的普通人有机会得到重用。最后一段讲不任用贤人则赏罚不当,也从反面体现了“尚贤”会使“刑法正”。将上述要点归纳概括,就可以得到最终答案。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子墨子说:“如今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长久保持而不失去(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能使(国家)富足而是使(国家)贫穷,不能使(人口)众多而是使(人口)稀少,不能使(社会)安定而是使(社会)动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不能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贤良的人多,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多;贤良的人少,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少。现在王公大人的紧要事务就是使贤人增多。问:“(既然)这样,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怎么做的呢?”子墨子说:“想要使自己国家中贤良的人增多,一定要让贤人富有,让他们有尊贵的地位,让他们受到尊敬,让他们得到赞美,这样做之后国家的贤人就可以得到并且增多了。”古代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是:“(人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富有,(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尊贵,(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亲好,(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接近。”因此国家中(原本)富贵(与君主)亲近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失去了自己(原本能够)倚仗的(只能)行仁义之事,国家中(原本与君主)疏远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君主能不回避关系疏远重用仁义之人而行仁义之事。直到边远偏僻的郊外的臣子.宫庭的戍卫人员.都城中的民众.四方边境的百姓听到这个政令,都争相行仁义之事,那么国中贤人就多了。贤人治理国家,(就能使)国家安定,刑法公正,府库充实,百姓富足。

古时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重用有德行的贤人。即使是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经商的人,有能力就任用他。国中的贤人,给他很高的官位,给他丰厚的俸禄,给他很大的权力。(如果贤人的)官位不高,百姓就会不敬重(他);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会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会不敬畏(他)。拿(官位.俸禄.权力)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

现在的王公大人也想效法古人,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却(只)给贤人很高的官位,但俸禄却不随着(增加)。官位高(却)没有(相应的)俸禄,百姓就不信任(君王)了。百姓不信任,怎么能亲附他的君王呢?所以先王说:“贪于权位的,不能把政事分给别人;重视财货的,不能把俸禄分给别人。”政事的权力不交给别人,俸禄不分给别人,天下的贤人怎么会自己到王公大人的身边来呢?如果贤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边,不贤的人就在(王公大人的)身边了。王公大人使这些人得到尊位,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那么奖赏一定不会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一定不会落到恶人身上。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所以圣贤君主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重用贤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

录入时间:2021-04-04 09: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