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      (军队)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C. 何厌之有      (厌倦)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C. 氾南,氾水的南面。古代常以山水来表述地理方位,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 在周朝的时候,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晋国是侯等,秦国是伯等,所以叫晋侯秦伯。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 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化解危机。

C.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 这篇优秀的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下载Word版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B    4. C   

5. (1)秦伯很高兴,和郑国结盟。派遣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那里,秦伯就回去了。

(2)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A项,“军,军队”错误,“晋军函陵”意思是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C项“厌,厌倦”错误,“何厌之有”意思是有什么满足呢?“厌”,满足;D项,“微,地位低下”错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思是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微”,没有。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臣之壮也”意思是我在壮年时,“也”,助词,表示句中停顿,与“犹不如人”意思无关联,应在“也”后断开,排除BC两项;“子”意思是“您”,指烛之武,作“早用”的宾语,“吾不能早用子”意思是我不能早早的重用你;“急而求子”的主语是郑伯,不是“子”,所以应在“子”与“今”之间断开,排除A项;“是”是这的意思,作后一句的主语,“是寡人之过也”意思是这是我的过错。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错误,《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C项,“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错误,由原文第三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可知,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对郑国利益只字未提,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说”,通“悦”,高兴,喜悦;“盟”,名词作动词,结盟;“戍”,驻守、防守;省略句,“派遣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那里”之前补充主语“秦伯”。第(2)句得分点:“每”,常常;“自比于”,介词结构后置,“比于”,和……相比;“莫之许”,宾语前置,“莫许之”,没有人不称赞他。

【点睛】文言文翻译句子时一般采用直译的方式,直译不通顺的也可以采用意译。翻译句子时,可以采用留、译、补、调等方式进行,留即保留年号、人名、官名、地名、物品的名称等不变;译即把单个字翻译成双音节词的形式;补即补充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成分,尤其要注意句中省略主语的情况;调即针对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等情况参照现代汉语的顺序进行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郑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录入时间:2021-04-13 09: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