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选自《孟子·告子上》)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饥荒

B. 弃甲曳兵而走                    走:离开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道路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是儒学的经典著作,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汇集刊刻。“四书”在明代科举取士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 国,即邦国,古代指诸侯的封地。诸侯建国须立坛祭祀“社、稷(土地之神,五谷之神)”,故国家也称为“社稷”。国家的代称还有“江山”“天下”“九州”等等。

C. 在我国古代,“江”“河”有其特定内涵,“江”是指长江,“河”是指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同样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D. 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夏朝叫校。家设“私塾”,国设“太学”。春秋时期,孔子开启私学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移其粟于河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请以战喻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 下列用“/”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B.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C.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D.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5. 下列对原文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巧妙地将“民不加多”的问题,引导至有关“仁政”的讨论上,向好战的梁惠王宣传他的“王道”。

B. 梁惠王做了些赈灾救民的事,就自诩治国“尽心焉耳矣”,以为更多的“民”会归附自己。孟子则尖锐地指出这只不过是梁惠王的小恩小惠。

C. 孟子善辩。他投梁惠王之所好,“请以战喻”,并通过不可“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指出梁惠王的治国跟邻国之君的治国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D. 孟子认为,一国之君如果能采取措施合理地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衣帛食肉”,就成功地施行了“王道”,而天下之民就会归顺他。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下载Word版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C    4. D    5. D   

6. (1)按一定季节入山伐木,木料怎么也用不完。

(2)把敬老爱兄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B项解释错误,走:逃跑。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于:①介词,表地点,到;②介词,表比较,比。B项,以:均作介词,用;C项,之:①音节助词,不译;②代词,指“不王”这件事。D项,而: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递进,并且。故选C。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舍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他的心从仁那里散失了却不知道寻找它,可悲啊!人们有鸡狗散失了,就知道去找它们;心散失了却不知道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只不过是找回散失的心罢了。”句中,“放”的宾语是后面的“其心”,应与后面连着一起。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求”应跟在上句“不知”后面,整个句子是“放其心而不知求”,意思是“他的心从仁那里散失了却不知道寻找它”。据此分析可排除B项。分析可知,D项断句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否有出入。D项分析错误,王道之成,不仅在养民,还在教民,要“申之以孝悌之义”。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斧斤”,伐木的工具,斧头;“以时”,按照时节;“不可胜用”,用不完。(2)“申”,强调;“孝悌之义”,敬老爱兄的道理;“颁白者”,指老年人;“负戴”,背着或顶着;“不负戴于道路”,状语后置,不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点睛】分析和概括题设误特点:

1.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故意错误地解释原文中关键的词语,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把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或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从而造成干扰。

2.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命题者故意在时间、地点、行为、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搅乱混编在一起,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3.强加因果,牵强附会。命题者把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导致逆情悖理,不合逻辑。

4.以偏概全,言过其实。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某一方面的优缺点或只有一件事做得妥与不妥,但选项中却将其过高褒扬或全盘否定;本来只有个别人对之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

参考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尽心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考察邻国的统治者,没有哪个君王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加减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加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下池沼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按,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斧子按一定的季节(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住宅的场地(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的饲养(豚:小猪。彘:大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庠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着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孟子·告子上(节选)》参考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是人居心之所);义,是人的路(是人应走的正道)。舍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他的心从仁那里散失了却不知道寻找它,可悲啊!人们有鸡狗散失了,就知道去找它们;心散失了却不知道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只不过是找回散失的心罢了。

录入时间:2021-04-22 09: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