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石窝窝·尧山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窝窝

尧山壁

石窝窝感觉是在做梦。这才几年的光景,他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变就变成了四体不勤的市民。一年两季庄稼的土地,呼啦啦蹄出好多山峦一样的楼群。他这个曾经的乡级劳模,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连使用过的锄头、犁耙,老伴儿的纺花车、织布机都有人收购,说要成为文物了。打小平房搬到高楼上都半年多了,每次看到这个18A的门牌还都认生:这是家吗?站在窗前往外看,还是头晕,腾云驾雾似的。

做梦都没想到,二十多里外的城市,像放了酵子的面团,可劲儿地膨大。小村被襄了进去,从农村、城乡接合部到城中村,没用几年。开发商跑马圈地,他们吃肉也给老百姓喝汤,一座农家小院换了三套单元楼房,外加50万元人民币,住一套出租两套,铁杆庄稼,旱涝保收,月进四千多元,顶上一个处级干部。

对于这次城中村改造,开始他也想不通,心里嘀咕了多半年。靠出租房为生,过去叫“吃瓦片”,可是有前车之鉴呀。本家有位六叔,新中国成立前在市里开饭馆,家大业大。后来六叔没了,六婶不会经营,把十几间门面房租出去,一年二百大洋,享了几年清福。后来遇上土地改革,算剥削账,划阶级成分,房子轻易就被没收了,资本家帽子牢牢戴在头上。“文化大革命”时又被扫地出门,赶回老家监督改造,自家没落脚之地,住进村口破土地庙里,风雨飘摇。1969年一场大雪下了五天,雪停了民兵连长喊她出来扫街。白茫茫雪地,只有她家门前没有脚印。喊了几声没人应,破门而入,人早冻僵了。这件事想起来就打寒战。

一场变革太过突然,思想准备不足。失去土地,农民下岗了,自谋生路。年轻人紧跑几步还跟得上,文化不高,去打工,干保安、送快递。上年纪的跟不上,月月跑银行,领几百元养老金,衣食不愁,没营生可干,吃了睡,睡了吃,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没意思极了。

石窝窝在家坐不住,没事儿就溜达,见人群就凑,连闻带问,竟摊上了许多好事。超市每天早九点开门,先处理头天剩下的面条,怕酸了,一块二毛八一斤,便宜一半。蔬菜柜上,隔两天下午七点处理一次,刚打蔫儿就打折,有时论堆儿卖,比自己种莱都合算。有些卖保健品的,搞推介会,进门就发鸡蛋,七八个,石窝窝不听讲领了就走——后来改了规矩,散了会发;石窝窝就耐着性子坐下去,为了那几个鸡蛋。

石窝窝消息灵通,天天挺忙活,天天有收获,白领的鸡蛋吃不完,攒起来腌咸蛋。有时也跟大家分享。有人故意逗他,要饭吃要来的,咱不吃。石窝窝忙分辩,不是,要饭吃得靠门框,喊人家爷爷奶奶。咱这是有人下请帖,大闺女们又拉又拽,喊咱爷爷呢。时间不久,小区的闲人们都出动了,跟着石窝窝去“创收”。

天天排队,天天开会,跟进的人越来越多。石窝窝跳出来,找到另一份工作,给房地产开发商发广告,一天发出去500张,给50元工资。8开的16开的画片,印刷精美,花花绿绿,一张成本好几元。开始石窝窝还舍不得发,看着谁都不像有钱的,半天还没发100张。同行告诉他,不能那么认真,落叶纷纷,大海捞针,老板说上钩的人有概率,只管发就是了。石窝窝开了窍,见就发,天女散花,500张不大会儿就发光了。一天50元,十天500元,一个月1500元,顶过去一个民办教师的月收入呢。发着发着有了发现,这印刷精美的广告,人们并不喜欢,有人躲着,有人不接,有人看一眼随手扔在地上,扔得他心疼,好几元一张呢。他便一张张捡起来,攒多了当废品卖,一斤四角五,又一笔收入。有人说他,脱了裤子放屁,干脆领过来就卖到废品站多省事。石窝窝连忙摆手,那可不行,咱农民办事也有底线;我发是一种劳动,捡也是一种劳动,公私分明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石窝窝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化和身份转换感觉如同做梦,说明这种变化和转换来得太突然、太迅猛,也太不真实,所以让人难以置信。

B. 城中村改造让石窝窝获得了好处,住上了高楼,月收入顶上一个处级干部,但他却想不通,仍想着他的小平房和旧式农具,这其实是那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在作怪。

C. 小说中间插叙了石窝窝六叔家当年的“前车之鉴”,其作用是说明石窝窝担心靠出租房为生的原因,丰富小说内容,增加作品的内涵。

D. 石窝窝由不适应城市生活到适应城市生活的关键转折点是他在城里“摊上了许多好事”,能“创收”,有便宜可占,这时的石窝窝已经变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

2. 石窝窝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根据文本简要阐述。

下载Word版试题
《石窝窝·尧山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不适应城市生活。搬上高楼半年多了,感觉茫然,如同做梦。

②精明,有经济头脑。买便宜东西,领免费鸡蛋,发广告挣钱,把别人扔掉的广告捡起来当废品卖钱。

③为人诚信,做事有底线。有人建议把领到的广告直接卖钱,他坚决不干。   

3. 小说反映出当前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问题,它大量侵占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给农民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利益,但也给农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冲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农民一下子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会有一个思想阵痛的过程。而安排好融入城市的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太突然、太迅猛,也太不真实”的理解错误,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身份的转换是由一定过程的。B项,“这其实是那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在作怪”的理解错误,这应该是表现的农民的本性。D项,“这时的石窝窝已经变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错误,由石窝窝的行为和“咱农民办事也有底线”的话可以看出他仍具有农民的淳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石窝窝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石窝窝因城市开发住上高楼如同做梦,不适应城市生活;买便宜东西,领免费鸡蛋,发广告挣钱等表现的是有经济头脑;为人诚信,做事有底线等都可以作为答案要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根据文本简要阐述。”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小说的主旨应该是从主人公石窝窝的一系列的行为进行分析,还要联系与石窝窝有相同经历的群体,他们因为开发失去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成了城市人,但他们不适应城市生活,思想准备不足,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没意思极了。因此,小说反映的是当前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对农民的冲击的问题。

点睛: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录入时间:2021-04-24 09: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