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垃圾分类:时机正好,但要保持历史耐心·范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那各城市的实施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西安:在一些老旧小区,垃圾“一桶扔”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有居民在家进行了垃圾分类,但到最后,垃圾仍是“一桶扔”;即便有分拣,物业管理员也只是出于经济需求,把废纸箱纸盒拣出来,并非从环保角度出发。

广州:2019年7月,很多小区原本用于垃圾分类的四色垃圾桶,只剩下了两色。有的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两个投放口被锁死,不再使用;有的甚至直接简化成餐厨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两个。

(摘编自《垃圾分类先看46份答卷》)

材料二:

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源头管控、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一系列工作,处理链条其实很长。相较于末端的分类,源头减量更是基础所在。粗略统计,我国城市人口每年人均产生垃圾700斤。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做减法,不仅能直接缓解后续分类的压力,还将间接遏制铺张浪费之风,着实是一种科学有效、事半功倍的治理举措。这样的设想并非凭空而来,不妨看试点单位的“成绩单”。据报道,北京会议中心多措并举,让人均垃圾产生量减少了30.6%。而显著效果的背后,其实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大动作,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改进。比如,酒店客房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单这一项,每间客房每天就能减少近一斤的垃圾产生量。针对香皂利用率高、用量却小的特点,将重量从30克下调为20克。这些细微之举如此行之有效,垃圾减量的空间之大可见一斑。

(摘编自范荣《垃圾要分类,源头要减量》)

材料三:

垃圾分类既解决环境污染这一自然问题,也解决社会文明这一社会性问题,因此不能脱离中国的自然和社会国情来设计管理和运行,不能出言必学发达国家,甚至囫囵吞枣地照搬国外的垃圾分类模式。中国的垃圾分类和雾霾治理一样,很多东西要实现本土化。

在进程方面,垃圾分类需要5-10年,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先易后难。对于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可以率先开展;穷的地方和富的地方也可以用不同的分类办法。

垃圾分类工作,在规划方面,将垃圾分类纳入无废城市”建设的格局中予以统筹考虑;在制度落实方面,将农村和城镇垃圾分类分开管理,统筹好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战略和方式、要求,建立科学管理、部门协同和区域考核的体制和机制。垃圾分类不能搞运动,急功近利,要考虑周到,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摘编自常纪文《垃圾分类:时机正好,但要保持历史耐心》)

材料四: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今,实施效果远超预期。过去十几年包括上海在内许多城市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但居民配合程度普遍较低,能自觉分类者只是少数。此次上海以最严的《条例》强制推进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说明要使公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仅依靠宣传教育或奖励是不够的,需要发挥制度的作用。以制度保护环境对于提升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垃圾分类需要发挥制度的力量》)

1. 下列不属于材料一中居民对“垃圾分类”认识的一项是(   )

A. 半数以上的人表示“大概知道一点”,这表明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存在着知识盲区。

B. 有些人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甚至还有人怕麻烦或不习惯而拒绝认真实行垃圾分类。

C. 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因为垃圾分类太复杂而无法完全落实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要求。

D. 即便对垃圾有分拣,也是出于经济需求把废纸类垃圾拣出,并非是从环保角度出发。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酒店不主动提供“六小件”、下调香皂重量等措施,显示了垃圾减量空间之大,也证实在源头上做减法是垃圾治理的有效举措。

B. 中国垃圾分类和雾霾治理一样,要结合中国的自然和国情来设计管理与运行,不能出言必学发达国家,切忌囫囵吞枣地照搬。

C. 中国可在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政府在垃圾分类规划和制度落实方面要考虑周全,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D. 上海利用《条例》,以制度强制推进垃圾分类,取得良好的成效,表明依靠宣传或奖励不能提升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

3.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取得相应成效的措施。

下载Word版试题
《垃圾分类:时机正好,但要保持历史耐心·范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D   

3. (1)问题:人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无法认真落实垃圾分类的要求;一些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不到位。

(2)措施: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发挥制度的作用,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垃圾源头的管控,减少垃圾的产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D项,“即便对垃圾有分拣,也是出于经济需求把废纸类垃圾拣出,并非是从环保角度出发”是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不属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D项,“表明依靠宣传或奖励不能提升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此次上海以最严的《条例》强制推进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说明要使公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仅依靠宣传教育或奖励是不够的,需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要求简要概括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取得相应成效的措施。根据文本“在一些老旧小区,垃圾‘一桶扔’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有居民在家进行了垃圾分类,但到最后,垃圾仍是‘一桶扔’;即便有分拣,物业管理员也只是出于经济需求,把废纸箱纸盒拣出来,并非从环保角度出发”“ 过去十几年包括上海在内许多城市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但居民配合程度普遍较低,能自觉分类者只是少数”可知,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无法认真落实垃圾分类的要求;一些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不到位。根据文本“此次上海以最严的《条例》强制推进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说明要使公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仅依靠宣传教育或奖励是不够的,需要发挥制度的作用。以制度保护环境对于提升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垃圾分类工作,在规划方面,将垃圾分类纳入无废城市建设的格局中予以统筹考虑;在制度落实方面,将农村和城镇垃圾分类分开管理,统筹好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战略和方式、要求,建立科学管理、部门协同和区域考核的体制和机制。垃圾分类不能搞运动,急功近利,要考虑周到,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可知,在措施方面: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发挥制度的作用,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垃圾源头的管控,减少垃圾的产量。

录入时间:2021-02-06 1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