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岱庙·车祥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岱庙

车祥俊

九月。秋雨淅沥沥洒在了泰山上下,也湿透了岱庙内外,到了下午,在雨滴之间,大地之上,还浮起来一层薄雾,让四周苍茫茫一片。模糊之中,近看岱庙的朱色墙壁,竟然平添了几分鲜艳。那红色,与地上被水浸润了的青砖,和青砖缝隙里撮撮油绿着的苔藓,构成了秋之岱庙的三原色。

悄然间,有一个人,他踏过台阶,漫步走上了岱庙正阳门高大的城墙。平日里北望,那水墨画一样挂在眼前的泰山,此刻,已深深藏进雨幕之后,看不见一点踪影。转过脸,他看一眼墙外的红尘都市,再看一眼墙内的仙宫净土,轰隆隆的人间喧嚣和道乐佛号的交响,在他两耳间此起彼伏……

他,久久伫立。

暮钟之声悠远传来,穿过碑林,穿透神殿,又绕过唐槐和汉柏,在这雨中,它让岱庙更加寂静和深邃。一只夜鹭从银杏树上展翅飞走,而一只喜鹊正栖在古柏枝头,抖着它湿热的翅膀,一片羽毛轻轻落下,地上的小麻雀正巧抬头看见,它突然腾空而起,将羽毛衔走,飞回它神殿檐下的巢里去了

鸟巢渐多,鸟鸣不止。岱庙俨然是鸟儿们的乐园,鸟儿们的家了。

然而,在这样一座殿阁辉煌、雕梁画栋的恢宏建筑群里,东岳大帝端坐其间千百年,一派主人的样子,岱庙是他的家才对。可是,无论庙里还是庙外,与鸟儿相比,他又能主宰什么呢?

汉武帝栽下几棵柏树,走了;宋真宗立下几块石碑,也走了。当一千年前的那截石碑,和两千年后的几株汉柏开始对话的时候,那个伫立在城墙上的人,便慢慢走下来,他静默在石碑和古树之间,做起了它们唯一的听众。

汉柏劫后余生,仅存一脉生机。那些受尽岁月盘剥,变得赤裸裸的枝丫,依然苍劲有力地直指天穹,它质问的姿态,显然不是针对曾经的风霜和雪雨,而是生命本身。

当年宋真宗声势浩大的封禅、修殿和立碑,除了几分象征意义之外,更是无法解释汉柏的追问。

在东御座里,乾隆帝的龙榻和龙座依然,他喜欢的画儿也还挂在墙上,一眼望去,桌上的茶壶,仿佛还在冒着热气,是一幅主人刚刚出门的样子。然而,当门外的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主人却始终没有再回来。

因此,岱庙也不是帝王的家。

那个人,他又穿过甬道,在钟楼里抄写下“东岳大帝真训”之后,心中默念“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便到天贶殿门前细看东岳大帝去了。

过配天门,进仁安门,眼前露台高筑,场地开阔。脚下的青砖已被游人踏去大半,青石台阶也磨得光滑如镜。秋雨虽然洗刷掉了层层叠叠的脚印,包括汉武帝宋真宗和乾隆爷他们的,以及两千多年中所有造访过的,但那个人他相信,到目前他踏上去的,是最后的新鲜的脚印。

这一脚下去,他发现台阶已经向外倾斜了许多:所有坚硬的棱棱角角,都被时间打磨掉了。仿佛只有那砖缝或空地上的苔藓,不长也不短,不言亦不语,从两千年前,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他于是弯下腰,用手指抠下了一小撮,顿时,一股浓烈的历史的味道扑面而来——潮湿而咸腥。

一名香客将手中的“高香”举过头顶,祈祷之后,对东岳大帝虔诚下跪。大帝的表情始终如一,端坐,威严,眼角里却又透出慈祥。他目睹过他眼前所有人的表情或表演,但他未必能够猜透人世间这些男男女女的心事。

东岳大帝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他似乎在等待——等待人们哪怕有一刻,能像他一样静下来,如他般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人是为劳苦而来,为名利而来,也就是为烦恼而来,除此便觉无聊。其实,东岳大帝也对人们没有办法,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下跪,都是对神灵有所祈求。

绕过天贶殿,后面是“淑明后”宫。宫小,香火也不旺,但宫前的两株硕大银杏树,却吸引了极多的游人。树龄三百八十载,但依然挺拔健壮,枝繁叶茂。雨滴滑落时,会有熟透了的银杏儿从枝头坠落,啪嗒一声,在地上甩出那粒叫作“白果”的杏核来。

树叶哗啦一响,有风,从岱庙外面吹过来,很急躁。但除了叶子,银杏树是一动也不动。它已经在这里以这种不变的姿势,陪了“淑明后”几百年了。它用坚守告诉我们,这满树的黄杏和鸟巢,就是它结满的期待。

但“淑明后”仍然是孤独的。宋真宗封了帝号,又赐了宫后,他以凡人之心去揣度神灵之腹,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不伦不类。因此又回到了究竟谁是谁的主宰的问题上来了。

那个人穿过整个岱庙,穿过千年历史,他觉得累了,他来到“淑明后”宫旁一棵古藤树下。古藤盘根错节,遮天蔽日,藤下的青砖上有一层薄薄的淤泥,脚一踩,极滑。起身时,他趔趄了一下,就在差点摔倒的一瞬,深吸的那一口气,却又让他顿觉清爽宜人,心肺通透。

走出厚载门,他就又走进了城市——尘世。回头,见高大的城墙上竟长出一株柏树来,想必当年那一粒柏籽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岱庙,就算在墙上也要生根发芽。但他,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他还是要无奈地回到人间来——他把粘在鞋上的淤泥弹了一弹,又跺了一跺,之后,便消失在雨雾之中、街巷之中。

可惜的,是那一撮被他踩在鞋子上带出来的泥土,它可能再也回不到庙里了,深感遗憾。因为能在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事。

(选自《十月》2017年第6期)

1. 文章第四段(划波浪线的)对暮钟和鸟类的描写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 赏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

然而,当门外的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主人却始终没有再回来。

3. 文中多次提到“他”,有时指“东岳大帝”“宋真宋”“乾隆”,更多指称走进岱庙的“那个人”,客观上有什么效果?走进岱庙的“那个人”是怎样一个人。

4. 最后一段说:“可惜的,是那一撮被他踩在鞋子上带出来的泥土,它可能再也回不到庙里了,深感遗憾。因为能在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事。”结合全文,分析这段话蕴含的意味。

下载Word版试题
《岱庙·车祥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①内容上,以暮钟的悠远衬托出岱庙的寂静,以鸟类的活动写出岱庙已是鸟儿们的乐园,营造岱庙静谧自然、充满生机灵性的氛围。②结构上,承接上文进入岱庙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岱庙是谁的家的思考。   

2. 用了对比的手法。竹子的枯荣是时间的流逝,“主人却始终没有再回来”即贵为帝王也随着历史永远消失,以自然的永恒轮回同人类的短暂寄遇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叹。   

3. 把历史(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现实(对历史及生命的追问)交织到一起,突显文章主旨。

①走进岱庙的“那个人”是岱庙里的游客;②“他”想要短暂逃离红尘的喧嚣,最终不得不重回红尘;③“他”喜爱自然,向往清净而不功利的灵魂世界;④“他”对历史有追问,对时间和人生意义有思考。   

4. ①泥土的角度。岱庙远离人间喧嚣,能够在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不纠缠于红尘的劳苦、名利与烦恼,和历史对话,和自然对话,是件幸福的事情。②人的角度。最后一段看似写鞋上的泥土,呼应前文的一次趔趄,实际表达了“他”离开岱庙重返红尘时的无奈,以及对象征着精神净土的岱庙的留恋。③时间的角度。泥土离开岱庙,“可能再也回不到庙里了”,意味着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引发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第四段描写的是岱庙周围的自然风光,重点写的是暮钟的声音和各种鸟儿在雨中活动的情景。暮钟的声音富有穿透力,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反衬出环境的静谧。鸟儿在雨中轻灵自如飞翔跃动,呈现一派自由舒适的状态,表明这里已经成为鸟类的乐园。从结构上来看,这一段展现的内容是“他”进入岱庙后听到看到的,对鸟儿的描写又引出了下文“岱庙俨然是鸟儿们的乐园,鸟儿们的家了”的叙写,可见此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上主要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位置,如果在开头,可是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全文奠定一种感情基调,与下文作对比,也可以是交待有关背景,与结尾呼应等;如果在中间,在结构上的作用都是过渡、承上启下;如果是在结尾,一般都是对文章的总结、深化、升华,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可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分析。从内容上来看,黄金竹是植物,是自然的代表,而“主人”是指的是上文提到的乾隆爷,“黄金竹枯了又绿,绿了又枯”,自然界的植物枯了可以重生,“主人却始终没有回来”,人去世了却不可能再重生,把黄金竹与乾隆爷进行对比,表达出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思想,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感叹。从手法上来看,运用的手法就是对比。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文章的构思技巧,“东岳大帝”是传说中泰山的神仙,“宋真宗”“乾隆”是曾到过岱庙的帝王,“那个人”是现实中到泰山游览的游客,文中用“他”代指了不同时代的神和人,巧妙地使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第二问要求答出对“那个人”的理解,考生可根据文中的“他看一眼墙外的红尘都市,再看一眼墙内的仙宫净土”“相信,到目前他踏上去的,是最后的新鲜的脚印”“股浓烈的历史的味道扑面而来”“深吸的那一口气,却又让他顿觉清爽宜人”“走出厚载门,他就又走进了城市——尘世”“他还是要无奈地回到人间来”“能在岱庙里清清净净做泥土,也是件幸事”概括出他喜爱自然,想逃离尘世却又不得不回到尘世,对历史、时间和人生都有思考等。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的意蕴,解答时要结合全文来分析。表面上看,作者写的是泥土,实际写的是人的感受。从泥土的角度来看,文章说“泥土”在岱庙里是“幸事”,结合上文对岱庙的描写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岱庙静谧清幽,远离尘世,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追名逐利的尔虞我诈,泥土在岱庙里过的是“清清净净”的生活。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泥土本是岱庙内的泥土,被“他”的鞋子带出来,留在岱庙外,结构上与上文“他趔趄了一下”形成呼应,“再也回不到庙里了”,表达了“他”对岱庙内清净的留恋,对离开岱庙进入红尘的无奈和遗憾之情。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泥土离开岱庙再也回不去了,意味着时间不可能倒流,这就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历史不能重来、生命不可重复的思考。

录入时间:2021-05-16 0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