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杜成宪》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不拘身份的教育,是指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人们应该接受教育、能够接受教育总体上持肯定意见,并不认为人们能否接受教育应当视人的身份、地位、族群而定。

《易·涣》有“涣其群”,“涣”为水流,“群”为群众,意为“以水冲洗群众之污垢,喻清除群众德行之邪恶”(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四)。可见《周易》认为群众是应当也可以受教育的,当然,这儿的教育应理解为教化,即“化民成俗”的意思。之后,周公在论述治国理民的举措时,提出“明德慎罚”“作新民”的主张,开了中国历史上“德教”思想的先河,沿袭了《易》的精神。施行“德教”的一个重要前提性认识,就是承认人的可教,哪怕他是普通的人。

从真正教育的意义上肯定人都应当有受教育机会的是孔子。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仅使教育突破了族类限制,也突破了身份限制,其所办私人学校并无出身限制。孔子的思想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之后儒家的代表孟子、荀子,还是道家、墨家,都借助讨论人性本质问题,表达了他们对人性平等的主张,这是一种人的原始平等观念。孟子的性善论与“人皆可以为尧舜”说,荀子的性恶论与“涂之人可以为禹”说,墨子的“素丝论”与“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说,道家的“素朴论”与“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哉”说,都肯定了人性的平等和教育的不拘身份高下,只不过是在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显然,在不拘身份的教育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反映了时代与社会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即对世袭制度的冲击和对贤人政治的呼吁,成为我们民族在人的教育权利方面的重要思想遺产。

从秦汉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起,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其表现即是从汉代起并延续到唐代,从董仲舒到韩愈,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学说来作为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依据。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等级性与对人性认识的差别性,影响了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认识和评估。然而,思想认识的调整也在进行之中,其重要表现即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相较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的一大变革,也是其重要精神追求,就是相对不拘身份。而更加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宋代,经过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学者的思考与探索,儒学形成了新的思想形态和体系。提出了人生具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之性”而复归“天地之性”,达于人性之善,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向学意愿、态度和为学有方,而不是取决于人的生性。至此,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被摒弃,在一个更高水平上恢复了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宋以后,中国教育的重要变化是教育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向社会基层推进,不拘身份的特点更加得以体现。

(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并非主张人们接受教育不要看他的身份地位、族群来决定。

B. 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道家“素朴论”等,在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上有差异。

C. “明德慎罚”“作新民”具有德教思想,是周公沿袭《易》的精神治国理民的实践。

D. 中国教育在宋朝之后,教育重心走向社会的最底层,专门培养贫穷子弟家的成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不拘身份教育的内涵后,结合对《易》《周易》的分析,论述这一思想在很早时候就有了。

B. 运用孟子、荀子、墨子、道家等学说的事例,论证了他们表达对人性平等的主张。

C. 文章用假设论证,论述宋代学者摒弃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恢复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

D. 文章着重论证不拘身份的教育平等精神,后三个段落结合历史发展的先后,采用逐层推进的逻辑顺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孔子办私人学校无出身限制,因而产生了墨子的“素丝论”与“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学说。

B. 对贤人政治的呼吁,能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思想的进步性,也是我们民族的思想遗产之一”。

C. 宋代学者认为教育的作用过程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向学意愿、态度和为学有方,而不是取决于人的生性,可见宋代学者对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

D. 从汉代起并延续到唐代,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表现在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学说来作为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依据。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杜成宪》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并非主张人们接受教育不要看他的身份地位、族群来决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原文意思相反。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人们应该接受教育、能够接受教育总体上持肯定意见,并不认为人们能否接受教育应当视人的身份、地位、族群而定”;

C项,篡改文意,说“明德慎罚”“作新民”“是周公沿袭《易》的精神治国理民的实践”,说法错误;原文说“周公在论述治国理民的举措时,提出‘明德慎罚’‘作新民’的主张”,并非实践;

D项,“走向社会的最底层,专门培养贫穷子弟家的成员”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等级性与对人性认识的差别性,影响了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认识和评估。然而,思想认识的调整也在进行之中,其重要表现即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相较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的一大变革,也是其重要精神追求,就是相对不拘身份。而更加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宋代,经过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学者的思考与探索,儒学形成了新的思想形态和体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项,“文章用假设论证,论述宋代学者摒弃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恢复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中“用假设论证”分析错误,文章在“论述宋代学者摒弃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恢复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时,并没有运用“假设论证",运用的是举例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无因果关系,原文只是说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后世一当然也包括墨子——产生了重要影响。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13 09: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