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头发的故事·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地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搂,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宫刑和幽闭也是一件吓人的罚;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

“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

“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作《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的,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地打了几回,他们渐渐地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唯恐不远,官僚是防之唯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辩子好呢?’'没有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吧。'他们不说什么回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

“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骂了;但我没有到乡间去。”

..

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我默默地送他到门口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注]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武昌举行反清起义,故10月10日被定为“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故称“双十节”。②髡:“去发”之刑。

(节选自鲁迅《头发的故事》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人物简单,仅“我”和N先生,作者在描写“我”时用墨极简,却贯穿始终,和《祝福》中的“我”作用有相似之处。

B. N先生就头发问题大谈特谈,可看出其是高谈阔论的代表,文中“我不很愿听的神情”表明了“我”对他言论的不认同。

C. “我”揭去了一张日历,引出了N先生一席牢骚。但N先生的牢骚语被作者处理得迂回曲折起伏有致。

D. 小说淡化情节,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围绕着留辫子、剪辫子等和“头发”相关的问题组织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2. 鲁迅一向主张小说创作“事非真事,人非真人”,本文却使用了邹容这个当时的真实人物,这样构思有何效果?请简要分析。

3. 本文写的是辛亥革命,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是艺术特色显著,试就其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头发的故事·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以改造过的“真人真事”入文,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给读者带来直面现实的真实感和紧迫感,小说的现实意义更加鲜明突出;②真实的人物加上虚构的情节,让读者在感觉到将信将疑的同时,更加重了批判和讽刺的力度。   

3. ①独白式语言描写。全篇基本上由大段的对话构成,而且主要是N先生的个人独白,叙述的内容很少。②以小见大,通过辫子的命运来写民族的命运,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欣喜和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③反语的运用。N先生得意的笑容,从中感受到他的辛酸苦痛;对辛亥革命的赞美,从中感受到他深重的失望;末尾激愤的言辞,是对民族满腔的热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B项,“表明了“我对他言论的不认同”于文无据,实际上在文中N先生是“我”的替代者,故不存在认同不认同的问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紧扣题目强调的“构思”这一关键词,联系情节内容和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求分析“使用了邹容这个当时的真实人物”的表达效果,文中提及邹容的只有一处“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作《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考生分析时要抓住“真实”这个词,把“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区分开,首先分析“真人真事”的效果是增强小说的真实性,获得对现实的批判效果;然后分析“艺术真实”是对真人真事的艺术加工,批判和讽刺的力度。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从情节安排看,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叙事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与构思方式(铺垫、巧合、一波三折、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单双线索等);从人物刻画来看,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从艺术技巧来看,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讽刺等。分析本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开头和结尾是极少的叙述,文章主体部分全是N先生的语言描写,是个人独白式语言描写,小说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小说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效果;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如“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等对北京双十节简炼传神的描写所产生的讽刺效果,关于头发的受难史的知识,排比、哲理警语等所构成的讽刺效果。反语的运用,于欣慰中见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调侃中见痛苦,于冷嘲中见热烈,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录入时间:2021-02-18 10: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