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匆匆过客·路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还没有亮,我就急忙向汽车站赶去。

不知什么时候天阴了,空气里满含着潮湿,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进车站候车室,我赶忙把目光投向售票处——802次的售票口,我看见车次牌上用粉笔写着:增加一辆车。一种难言的兴奋涌上心头,我笑了。我觉得我是面对着我的老伴和孩子们笑的。

当我正要赶过去排队买票的时候,身边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

“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它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我急急忙忙赶了过去。我在两条队伍的末尾,犹豫了一下:先排哪个队呢?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当我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后就站到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当然是这个队伍的最后一名。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像故意弄成那个样子的。他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要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的确,我现在已经对当今的年轻人有一种执拗的不信任感。

就在这时,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她既像是在排队,又不在队里边;眼睛斜视着窗口,像是在探索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看来是她的孩子。

由于这一男一女两个人站在前面,我有点丧气了。我深知他们会在紧要的时候做出什么事来。倒霉的事终于出现了:当只留下我们三个人的时候票巳经剩最后一张了。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个青年妇女丢下孩子,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等那个男青年反应过来的时候,票已经到了那个青年妇女的手里。那个男青年刚要找售票员算账,那小门却“啪”一声关了,小门板上“票巳售完”四个字嘲笑似的对着他。

那个男青年马上把全部的愤怒转向了那个青年妇女。他两只拳头紧捏着,开始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并强硬地让她把那张票交出来,说如果不交出来的话,她今天无论如何走不成。

那个青年妇女在男青年暴风雨一般的攻击下,眼帘低垂着,嘴唇微微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却不知她嘟囔了句什么,结果,那个男青年更愤怒了。坏了!看来他恐怕要动武了!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正在这时,那个小姑娘护着她的妈妈,小嘴一张一张地说。

那暴怒的男青年吃惊地盯着那个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竟然举起一只僵硬的手,在那小女孩的头上轻轻摩挲了一下,说:“你……别怕!叔叔……不打人……”

男青年沉思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对那个青年妇女说:“同志,您不要生气,刚才,我,太过分了……”

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把它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他这举动使我茫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个青年妇女也茫然了,迷惑地眨巴着眼睛。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但让您买了。不过这不要紧,您带着孩子,在这里待下去太不方便了。我不走了,但请您帮个忙,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

“谁?”她问他。

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只见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也拿出了自己的那张车票递到了男青年面前,惊喜地喊叫着说:“呀,这太巧了!我这张也是给他买的呀!”

“他是你什么人?”

她摇摇头:“不认识……”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儿太可怜了,我觉得应该帮帮他,就决定先给他买一张。我想现在您应该相信我了吧?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儿上车去吧!”

那个男青年从她手里接过车票,并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便转身走了。

我迈着难以压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个青年妇女面前掏出了自己的车票,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三个人物本只是匆匆过客,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陌生的弱者伸出援手,表现了人间真情,小说以“匆匆过客”为题,意蕴丰富。

B. 小说中的“我”与另外两个人不同,是先给自己买票然后才给瞎眼老人买,并且对男青年以貌取人,揭示了“我”深藏在内心的自私与偏见。

C. 小说设置了男青年与青年妇女之间的误会,渲染二人的矛盾,直至两人之间即将爆发冲突的时刻又释解误会,情节起伏跌宕,引人人胜。

D. 小说结尾写到“一片银白的世界”“踏上洁白的路面”,给人强烈的暗示,表现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也写出了“我”灵魂受到洗礼之后的感受。

2. 小说除了使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具体的描写手法以外,还借助了哪些手段来塑造男青年的形象?

3. 从“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匆匆过客·路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欲扬先抑。先写男青年外貌时髦,与青年妇女争执、冲突,对其贬抑,再写他内心充满爱心,进行褒扬。②对比衬托。与“我”的先考虑自己,再考虑他人,形成对比,突出男青年的先人后己。

3. ①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增加小说的真实感,使小说颂扬的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更加可信,突出了作品主题;②从有限视角来叙述,便于写“我”的惊诧疑惑,以设置悬念,使情节曲折引人入胜;③便于自然、真切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写春节前“我”急切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同时巧妙地展示了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心情;最后写“我”的羞愧,突显了三个人物的品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选择题,主要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旨、结构和写作小说三要素的艺术手法及作用进行考查。错项设点通常针对以上方面的局部设点,多为表述不当。选择题错项设点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明确四个选项分别针对的考点,回归原文语境,结合平时所学知识和技能反复体会,寻找这些硬伤。

本题考点,A项是小说主旨及标题的赏析,B项是小说人物之间的映衬作用,C项是小说“误会”构思的作用,D项是小说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其中B项“揭示了‘我’深藏在内心的自私与偏见”错误,应为“以此突出了男青年和女青年的无私”,小说中并没有揭示“我”的“自私”,“偏见”也是“我”的误会。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这类试题是人物形象鉴赏的基础题型。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两大类:直接描写(包括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和间接描写(包括他人的评价、环境描写的烘托暗示以及次要人物的映衬等)。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弄清塑造该人物运用了哪种具体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小说内容作具体的分析,注意答出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题题干要求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间接手段。首先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明确塑造男青年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从“我”对男青年最开始的观感到男青年与青年妇女争执、冲突的原因的揭示,不难看出作者塑造男青年形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从“我”先为自己买票然后再为瞎子老头买票,到男青年先为瞎子老头买票然后再为他自己排队买票,不难看出作者塑造男青年形象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其次,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表达效果,注意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欲扬先抑的手法,展现了男青年的爱心;对比映衬的手法表现了男青年先人后己。答题的基本模式为“表现手法+文本分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叙事技巧的能力。小说叙事技巧包含两个方面:叙事人称和叙事方式。本题考查叙事人称的作用。此类试题通常采用从四个方面考虑:1、人称自身的作用;2、该人称对情节发展的作用;3、该人称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该人称对表现主旨的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文本分析。

本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从人称自身作用和主旨作用看,该第一人称能使小说故事更加真实,让读者对故事中所发生的人间真情更加可信,从而突出小说的主旨;从情节作用和人物形象作用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是有限的,但这有利于写“我”的所见所感,便于设置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以本小说来说,作者就是通过写“我”的所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设置了两个“误会”,使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写“我”心理活动——“急切渴望与家人团聚”,巧妙自然地展示了其他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塑造“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形象,结尾处写“我”的羞愧,有利于展现“我”、男青年和青年妇女三人的思想品质。

综合以上分析,便可以得出答案,注意分条答出。

【点睛】小说叙事技巧的基本作用。叙事(记叙)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和方式两个方面。

1、叙事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注意“真实”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例如情节、心理活动、人物品质等)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2、叙事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录入时间:2021-02-22 10: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