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残月·符浩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月

符浩勇

他常年漂泊在外,但每隔一年都会回到四英岭下的家乡。

这次回来,他伫立村头,无限感慨:躲开了城里的喧嚣,扎进无边的宁静;没有城里光怪陆离的色彩,满眼却是灰蒙的苍凉。那破旧刺落的瓦房似乎更加低矮,屋頂檐角似乎更加黢黑,村路坑坑洼洼,池塘遍布垃圾,不见了那儿时熟悉的面孔,取而代之的是行色匆匆的陌路人,还有湿漉滑腻的井台,爬上了蓬勃的苔藓,田边园角是无所顾忌随地撒尿拉屎的猪狗……

“早晌,村主任托人捎来口信,说是明儿晌午到他家去团聚一下。”刚进门,母亲就说,“村主任前阵子就一直打探你的归期。”

他不置可否地笑笑。他知道,那是上年为修建进村前的那段泥泞路,他掏了一万元。那时,村主任就嚷道:“待到修好路,一定要好好宴请他。”

吃过晚饭,母亲又说:“你抽个空,去探望一下陆老师,你还记着他吧。”

“好。”他应了声,脑海里浮现一个身板瘦弱却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小时候上学,他可为你操了不少心。”母亲继续说,“后来你进城去读中学了,他还总是以你为榜样,教育小孩……还有你去海那边读大学时,你写信回来催钱,家里拿不出钱,你爹就找他去借……”他不知道,母亲何时变得这样唠叨了。

他随口问:“陆老师现在还在村小学?”

“唉,早不在了,都许多年啦!当了二十多年民办小学的教师,上头说不让干就不干了。上年打算修村前那条泥泞路时,村里家家户户摊派钱,他上山打柴筹款,不慎扭伤了脚筋,起初他不在意,待到肿成箩筐才焦急。后来他吃了草药消肿,以为没事了,没想到一拖,错过了最后的医治时日。眼下他这伤时好时坏,跛了脚。”母亲还真唠叨。趁着母亲收拾碗筷,他说:“那我今夜就去。”母亲却拦住他,塞给他一个手电筒才让他出门。

山里的夜好黑。他打开手电筒,却只是一丝暗光。过了片刻,他的眼睛才适应了四周的漆黑。天上的星星很亮,依稀可辨发白的路面。

他拐了一个弯儿,过了一片黑魆魆的田野,就到了村小学的操场。操场上那面红旗在夜色里没了颜色,也懒得飘动一下。远方,四英岭只留下模糊的轮廓。

他忽然记起读小学时做过的一桩傻事:

那是为了赶赴次日的一场集体活动,夜里他穿着活动服睡觉,没想到尿床了。不能参加活动了,他被陆老师数落了一顿。他委屈不过,就把粪便倒在陆老师宿舍门前的一只陶罐里。他心里很得意,陆老师一定会因此气急败坏,然后恶狠狠地摔碎陶罐。然而,他没有等到事先所预想的结果,几天后,他装作若无其事地从陆老师宿舍门口路过,却见陆老师仍用着那只陶罐煮着香喷喷的鸭蛋……

他去城里读中学时,陆老师还在村小学当孩子王。可是他一辈子没寻上媳妇,听人说,曾有个外乡妇女来投奔他,后来那女人泛起思乡情绪,才知道她还有个未离婚的丈夫和一个女儿,陆老师就让她走了。

走近了陆老师的家门,那里他再熟悉不过,以往每到放假,他常常来到这里,缠着陆老师讲神神怪怪的故事。夜深的时候,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仿佛感到背后有阵阵阴森的气息。

他停下脚步,关了手电筒,叫道:“陆老师,陆老师!”没人应声。

停了片刻,他打开手电筒往门缝照一照,去拍门:“陆老师——”仍没人应声。过了好一阵,屋里有了响动,他凑近门边,门里却又静下去了。

又过了一阵,屋里浮起了鼾声,忽近忽远……

他只好往回走,他搞不懂陆老师是否就在屋里?那响动?那鼾声?转念又想,见了陆老师,该说些什么呢?

夜风袭来,起了凉意,吹来谁家孩子的哭闹声,杀猪一样尖叫,间或,又飘来女人尖厉的叱骂声。空中,不知何时挂上了一弯残月。远处,还浮动着两三声疲惫的狗吠。回到家,母亲还未睡下。屋里的灯还亮着,听到他的脚步声,母亲问:“见着陆老师了?”

“见着了。”他觉得不能实说,那样母亲又会唠叨的。

“他的腿还灵顺吧。”母亲问。

“哦,还好。”他回答母亲时进入卧室。

不想母亲又说:“你刚才前脚一走,村主任后脚就来了。他说,明后两天,他都忙着了。谁不知道他是个酒桶,要陪乡长去县城应酬。他还捎来一条烟,说还有二百余元。我推让不接,他说,是修村前那段泥泞路筹款剩下的钱……他寻思你不知何时能回来,早走了。”说时,母亲就熄灭了灯。

他躺在床上,钻进被窝。被子是母亲白天在日光下晒过的,有一种暖和的气息。但他没法入睡,眼前总是晃动着村主任海的推杯换盏和陆老师干瘦如柴的跛脚……

他决计了,天亮就回城里去。

窗外,天边还挂着那弯残缺的月亮。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插叙“他”读小学时做过的一桩傻事,一方面丰富了陆老师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陆老师的愧悔心理,突出“他”对陆老师的尊敬之情。

B. 小说中的村主任是巧于周旋的小人物,“他”曾给村里修路捐过钱,但“他”回家后被村主任冷落,这是“他”对乡村心生厌恶、决计早点回城的根本原因。

C. 小说选取夜风、孩子哭闹声、女人叱骂声、狗吠声等意象描写乡村夜景,起到烘托人物心情,调整叙事节奏,暗示小说主题意蕴等方面的作用。

D. 小说集中展现了农村残破落后的景象,用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了主人公在面对乡村现实时的怅惘、感伤以及无能为力,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2. 小说中的陆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小说以“窗外,天边还挂着那弯残缺的月亮”这一内容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残月·符浩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爱护学生,仗义济困。他教书育人,尽职负责,关爱学生,借钱给家境困难的学生。②家境清贫,生活艰苦。他当了二十多年民办教师却被解聘,生活困窘;为交修路款,上山打柴,落下残疾。③宽容和善,善解人意。对于学生的恶作剧,他以宽容待之;对于来投他的外乡妇女的思乡情绪,他以理解、悲悯之心待之,放她走。   

3. ①在情节上:小说结尾写“残月”之景,呼应标题,照应上文的月景描写,使篇章浑然一体;②在人物上:结尾写“残月”之景,烘托主人公黯然、郁闷的心绪;农村现实问题令人忧愤,而他却无力解决,只好回城以作逃避;③在主题上:“残月”象征乡村现实的不完美(或亟待解决的向題),如何让乡村和谐、圆满,是这篇小说给读者提出的一个值得关注与反思的现实问题。④在艺术效果上:以“残月”之景收尾,设置空白,更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这是他对乡村心生厌恶、决计早点回城的根本原因”错,根据文末“但他没法入睡,眼前总是晃动着村主任海量的推杯换盏和陆老师千瘦如柴的跛脚……”可知,促使“他”决计天亮就回城的原因,不仅仅是村主任所表现的乡村社会中庸俗的风气令“他”感到郁闷,让“他”再也看不下去;更因为当了二十多年民办教师却被解聘的善良、贫病的陆老师所代表的乡村底层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令“他”不忍直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探究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人物自身的角度分析,考虑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其次要从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考虑,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最后还要从主题上去挖掘其形象。

依据文中“还有你去海那边读大学时,你写信回来催钱,家里拿不出钱,你爹就找他去借……”可知,他关爱学生,借钱给家境困难的学生(他);“后来你进城去读中学了,他还总是以你为榜样,教育小孩……”“当了二十多年民办小学的教师,上头说不让干就不干了”可知,他教书育人,尽职负责,他当了二十多年民办教师却被解聘;“上年打算修村前那条泥泞路时,村里家家户户摊派钱,他上山打柴筹款,不慎扭伤了脚筋”,可知,他生活困窘,为交修路款,上山打柴,落下残疾;“曾有个外乡妇女来投奔他,后来那女人泛起思乡情绪,才知道她还有个未离婚的丈夫和一个女儿,陆老师就让她走了”可知,他心地善良,对于来投他的外乡妇女的思乡情绪,他以理解、悲悯之心待之,放她走;“然而,他没有等到事先所预想的结果,几天后,他装作若无其事地从陆老师宿舍门口路过,却见陆老师仍用着那只陶罐煮着香喷喷的鸭蛋……”可知,他宽容待之,对于学生的恶作剧,能够理解并接受。总之,陆老师在小说中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乡村民办教师的形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回答此类题型,先要了解小说尾段的内容,然后从情节结构、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回答。

首先,在情节结构上,小说结尾写“天边还挂着那弯残缺的月亮”之景,呼应标题《残月》,同时照应上文的月景描写:空中,不知何时挂上了一弯残月。使篇章结构更紧凑,情节更完整;其次,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残月”是主人公“他”眼前呈现出的的景色,衬托了“他”当时了解到陆老师的境况后的郁闷心情,对于陆老师的境遇,他报以同情却无能为力,他能认清陆老师遭遇的社会根源,但只能采取躲避的方式来解决;再次,在主题思想上,“残月”不仅仅是景色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所有乡村教师现实的不完美现状,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最后,在艺术效果上,可以说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点睛】知识储备: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对于这类句子,主要是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意的。理解总结句、总领句的含意,需要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意,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照应句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录入时间:2021-01-31 18: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