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乡村教师·刘慈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教师

刘慈欣

一位乡村民办教师不幸患上食道癌,他拼尽全力为学生上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堂 课……

夜深了,烛光中全班的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老师歇着吧,明儿个讲也行的。”一个男娃说。“他艰难地苦笑了一下,明儿个有明儿个的课。”他想如果真能拖到明天当然好,那就再讲一堂课,但直觉告诉他是不行了。

他做了个手势,一个娃儿把一块小黑板放在他胸前的被单上。这最后一个月,他就是这 样把课讲下来的。他用软弱无力的手接过娃递过来的半截粉笔,吃力地把粉笔头放在黑板上,这时又一阵剧痛袭来,手颤抖了几下,粉笔哒哒地在黑板上敲出了几个白点儿。从省城回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医院。两个月后,他的肝部疼了起来,他知道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那儿了,这种疼痛越来越厉害,最后变成了压倒一切的痛苦。他又挣扎着向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的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又传出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放弃了在黑板上写字的努力,无力地挥了一下手,让一个娃把黑板拿走,他开始说话,声音如游丝一般。“昨天讲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你们肯定不太懂,不管懂不懂都要多看几遍,最好能背下来,等长大了总会懂的,鲁迅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的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的,你们将来也一定找来读读。”

他做了个手势,一个娃儿把一块小黑板放在他胸前的被单上。这最后一个月,他就是这样把课讲下来的。他用软弱无力的手接过娃递过来的半截粉笔,吃力地把粉笔头放 在黑板上,这时又一阵剧痛袭来,手颤抖了几下,粉笔哒哒地在黑板上敲出了几个白点儿。从省城回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医院。两个月后,他的肝部疼了起来,他知道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那儿了,这种疼痛越来越厉害,最后变成了压倒一切的痛苦。他又挣扎着向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的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他累了,停下来喘息着歇歇。看着跳动的烛光,鲁迅写下的几段文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许多年前读第一遍时,那些文字就深深的刻在他脑子里。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接着讲下去。

“今天我们讲初中物理。物理你们以前可能没有听说过,他讲的是物质世界的道理,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

“这课讲牛顿三定律。牛顿是从前一个英国大科学家,他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很神的。他把人间天上所有的东西的规律都包括进去了,上到太阳月亮,下到流水刮风,都跑不出这三句话划定的圈圈。用这三句话,可以算出什么时候日食,就是村里老人说的天狗吃太阳。一分一秒都不差的;人飞上月球,也要靠这三句话,这就是牛顿的三定律。”

…… “下面我们讲牛顿第二定律……”他心急如焚,极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娃们多讲一些。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他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首先,加速度,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与速度是不同的,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他惊奇自己的头脑如此清晰,思维如此敏捷,他知道,自己生命的蜡烛已燃到根上,棉芯倒下了,把最后一小块蜡全部引燃了,一团比以前的烛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剧痛消失了,身体也不再沉重。其实他已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他的全部生命似乎只剩下那个在疯狂运行的大脑,那个悬在空中的大脑竭尽全力,尽量多尽量快的把自己存贮的信息输出给周围的娃们。但说话是个干死的瓶颈,他知道来不及了。

他产生了一个幻像:一个水晶样的斧子把自己的大脑无声地劈开,她一生中积累的那些知识,虽不是很多但他很看重的,像一把发光的小珠子毫无保留地落在地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叮当声,娃们像见到过年的糖果一样抢那些小珠子,抢得摞成一堆……这幻想让他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你们听懂了没?”他焦急地问,他的眼睛已经看不到周围的娃们,但还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我们懂了,老师快歇着吧。”

他感觉到那团最后的火焰在落下去,“我知道你们不懂,但你们把它背下来以后慢慢会懂的。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他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老师我们真懂了,求求你快歇着吧。”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背呀!”

娃们抽泣着背了起来:“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

这几百年前就在欧洲化为尘土的卓越头脑产生的思想,以浓重西北方言的童音,在二 十世纪中国最偏远的山村中回荡,就在这声音中,那烛苗灭了。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直觉告诉他,怕是不行了。”由此可知,这位乡村教师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可能要走到尽头了。

B. 鲁迅先生的文章对这位乡村教师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即使身患绝症,他仍然能够坚强而乐观地面对。

C. 文章多处描写娃儿们的表现和反应,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老师的关心与心疼。

D. 文章结尾,那烛苗灭了,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乡村教师去世了,用语形象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 文章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 文章后面写乡村教师的幻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乡村教师·刘慈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该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把生命比喻成蜡烛,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教 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情形。并且从乡村教师的内心感觉来写,细腻逼真。   

3. ①手法上,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乡村教师在生命最后时刻产生的幻象,他自己头 脑中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们,这些学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知识,增加了可读 性。表达上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幻象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位乡村教师拼尽生命的最后力气,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希望 他们能够掌握,从而突出了他敬业和无私。③强化文章的主旨。通过这些幻象的 描写可知,对于乡村教师来讲,学生掌握了知识就是最大的幸福,从而强化赞颂 教师的伟大和崇高这一主题。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B项,“所以即使身患绝症,他仍然能够坚强而乐观地面对”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昨天讲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你们肯定不太懂,不管懂不懂都要多看几遍,最好能背下来,等长大了总会懂的,鲁迅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的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 读的,你们将来也一定找来读读”。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赏析“自己生命的蜡烛已燃到根上,棉芯倒下了,把最后一小块蜡全部引燃了,一团比以前的烛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自己生命的蜡烛已燃到根上”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生命比喻成蜡烛;文中的写作对象是乡村教师,“棉芯倒下了,把最后一小块蜡全部引燃了”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情形。结合后文“剧痛消失了,身体也不再沉重。其实他已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他的全部生命似乎只剩下那个在疯狂运行的大脑”,此句抓住教师的感觉,形象逼真。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梳理该部分的内容,然后从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情节的推进等角度分析作用,首先看幻想的内容“……像一把发光的小珠子毫无保留地落在地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叮当声,娃们像见到过年的糖果一样抢那些小珠子,抢得摞成一堆……这幻想让他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他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们,这些学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知识,增加了可读性,表达上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形象看,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像一把发光的小珠子毫无保留地落在地上”,孩子们争抢这些珠子的情景,突出了老师的敬业和无私;从主旨看,文章的标题是“乡村教师”,这些幻象的描写可知,对于乡村教师来讲,学生掌握了知识就是最大的幸福,从而强化赞颂教师的伟大和崇高这一主题。

【点睛】赏析文中的句子,一般从词语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切入,词语注意叠音词、双关词以及反义词的运用,叠音词从拟声、摹形和音韵的角度分析效果,双关从词语的多义性的角度分析;修辞注意考纲中指出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借代等,答题时先根据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修辞,再分析艺术效果。

录入时间:2021-03-07 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