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高老夫子·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老夫子

鲁  迅

高老夫子一跑到贤良女学校,即将新印的名片交给一个驼背的老门房。不一会儿,就听到一声“请”,他于是跟着驼背走,转过两个弯,已到教员豫备室了。何校长不在校;迎接他的是花白胡子的教务长,大名鼎鼎的万瑶圃,他新近正将自己和女仙赠答的诗《仙坛酬唱集》陆续登在《大中日报》上。

“阿呀!础翁!久仰久仰!……”万瑶圃连连拱手,并将膝关节和腿关节接连弯了五六弯,仿佛想要蹲下去似的。

“阿呀!瑶翁!久仰久仰!……”础翁夹着皮包照样地做,并且说。

他们于是坐下;一个校役便端上两杯白开水来。高老夫子看看对面的挂钟,还只两点四十分,和他的手表要差半点。

“阿呀!础翁的大作,是的,那个……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实在是少年人们的座右铭!兄弟也颇喜欢文学,可是,玩玩而已,怎么比得上础翁?”

高老夫子此刻却不很能发表什么崇论宏议,因为他的豫备——东晋之兴亡——本没有十分足,此刻又并不足的几分也有些忘却了。他烦躁愁苦着;从繁乱的心绪中,又涌出许多断片的思想来: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但同时还模模胡胡听得瑶圃说着话,正说着,尔础忽然看见他举手一指,这才从乱头思想中惊觉,依着指头看去,窗外一小片空地,地上有四五株树,正对面是三间小平房。

“这就是讲堂。”瑶圃并不移动他的手指,但是说。

“哦哦!”

“学生是很驯良的。她们除听讲之外,就专心缝纫……”

“哦哦!”尔础实在颇有些窘急了,他希望他不再说话,好给自己聚精会神,赶紧想一想东晋之兴亡。

“可惜内中也有几个想学学做诗,那可是不行的。维新固然可以,但做诗究竟不是大家闺秀所宜……”

尔础忽然跳了起来,他听到铃声了。

“不,不。请坐!那是退班铃。”

“瑶翁公事很忙罢,可以不必客气……”

“不,不!不忙,不忙!兄弟以为振兴女学是顺应世界的潮流,但一不得当,即易流于偏……”校役又送上两杯白开水来;但是铃声又响了。

瑶圃便请尔础喝了两口水,才慢慢地站起来,引导他穿过植物园,走进讲堂去。

他心头跳着,笔挺地站在讲台旁边,只看见半屋子都是蓬蓬松松的头发。瑶圃从大襟袋里掏出一张信笺,展开之后,一面看,一面对学生们说道:

这位就是高尔础高老师,是有名的学者,一篇有名的《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是谁都知道的。《大中日报》上还说过,高老师是骤慕俄国文豪高君尔基之为人,因改字尔础,以示景仰之意,斯人之出,诚吾中华文坛之幸也!现在经何校长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到这里来教历史了……”

高老师忽而觉得很寂然,原来瑶翁已经不见,只有自己站在讲台旁边了。他只得跨上讲台去,行了礼,定一定神,又记起了态度应该威严的成算,便慢慢地翻开书本,来开讲“东晋之兴亡”。

“嘻嘻!”似乎有谁在那里窃笑了。

高老夫子脸上登时一热,忙看书本,和他的话并不错,上面印着的的确是:“东晋之偏安。”书脑的对面,也还是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不见有别的动静。他猜想这是自己的疑心,其实谁也没有笑;于是又定一定神,看住书本,慢慢地讲下去。当初,是自己的耳朵也听到自己的嘴说些什么的,可是逐渐胡涂起来,竟至于不再知道说什么,待到发挥“石勒之雄图”的时候,便只听得吃吃地窃笑的声音了。

他不禁向讲台下一看,情形和原先已经很不同,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但当他瞥见时,却又骤然一闪,变了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了。

他也连忙收回眼光,再不敢离开教科书,得已时,就抬起眼来看看屋顶。屋顶是白而转黄的洋灰,中央还起了一道正圆形的棱线;可是这圆圈又生动了,忽然扩大,忽然收小,使他的眼睛有些昏花。他豫料倘将眼光下移,就不免又要遇见可怕的眼睛和鼻孔联合的海,只好再回到书本上,这时已经是“淝水之战”,苻坚快要骇得“草木皆兵”了。

他总疑心有许多人暗暗地发笑,但还是熬着讲,明明已经讲了大半天,而铃声还没有响,看手表是不行的,怕学生要小觑;可是讲了一会,又到“拓跋氏之勃兴”了,接着就是“六国兴亡表”,他本以为今天未必讲到,没有豫备的。

他自己觉得讲义忽而中止了。

“今天是第一天,就是这样……”他惶惑了一会之后,才断续地说,一面点一点头,跨下讲台去,也便出了教室的门。

“嘻嘻嘻!”

他似乎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又仿佛看见这笑声就从那深邃的鼻孔的海里出来。他便惘惘然,跨进植物园,向着对面的教员豫备室大踏步走去。

那里面,两个装着白开水的杯子依然,却不见了校役和瑶翁。看壁上的挂钟,还只有三点四十分。

高老夫子回到自家的房里许久之后,有时全身还骤然一热;又无端的愤怒;终于觉得学堂确也要闹坏风气,不如停闭的好,尤其是女学堂,——有什么意思呢,喜欢虚荣罢了!

“嘻嘻!”

他还听到隐隐约约的笑声。这使他更加愤怒,也使他辞职的决心更加坚固了。

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起笔并不拖泥带水,直入情节,写高老夫子刚一来到贤良女学校任教就受到教务长的热烈欢迎,激发起读者对他授课表现的心理期待。

B. 作为学校教务长的万瑶圃并没有真正的才学,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从反面烘托了高老夫子,而且使高老夫子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社会典型性。

C. 高老夫子没有注意到教务长的离开,是担心学生嘲笑自己以及因为准备不充分而不得不“熬时间”,这些描写充分暴露了他浅薄无能的特点。

D. 高老夫子来贤良女学校任教是乘兴而来,受了挫折以后又丧气颓唐,无端愤怒,咒骂学堂“要闹坏风气,不如停闭”,前后形成鲜明对照。

2. 请分析画线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鲁迅创作小说非常关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怎样进行心理刻画的。

下载Word版试题
《高老夫子·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情节上,这个段落在情节上直接引出了下面高老夫子上课的表现。②人物上,这段对高老夫子极尽吹捧之能事的介绍和高老夫子教学上缺乏经验、学问上不学无术形成对比,突出了他的虚弱本质。③主题上,一个如此浅薄无知的人物,却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影射了社会上较为普遍的虚伪、迂腐和盲目崇拜的学习风气,深化了小说主旨。   

3. ①通过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作者描写了高老夫子在上课前不想和万瑶圃深入交谈的紧张、不自信的心理。②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心理活动。如“尔础忽然跳了起来”,写高老夫子以为上课铃已响的恐慌;“高老夫子脸上登时一热,忙看书本”,写他遭到嬉笑后的窘迫等等。③通过幻觉表现人物的心理。高老夫子在讲课中感觉“半屋子都是眼睛”,学生们的头部幻化成“等边三角形”“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等,这些幻觉侧面烘托了高老夫子惶惶不安的局促心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B项,“反面烘托”错,应为正面烘托,万瑶圃和高老夫子都是没有真正学识的人。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这段文字是是高老夫子来贤良女学校任教历史课,第一堂课教务长万瑶圃对他的介绍,情节上引出下文高老夫子上课;通过介绍的内容“是有名的学者”“一篇有名的《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是谁都知道的”“斯人之出,诚吾中华文坛之幸也”“经何校长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看,高老夫子名气大,社会地位和影响很高,万瑶圃对高老夫子的介绍把他抬得极高,与下文高老夫子上课的浅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揭示社会盲目崇拜的不良学习风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心理描写的部分,分析人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首先找出心理描写的部分,再分析其描写手法和作用。“他烦躁愁苦着”“这才从乱头思想中惊觉”“尔础实在颇有些窘急了”“他心头跳着”“他总疑心有许多人暗暗地发笑”“有时全身还骤然一热;又无端的愤怒”直接表现他因浅薄无知、不自信而产生的紧张和慌乱;

“尔础忽然跳了起来”“高老夫子脸上登时一热,忙看书本”“于是又定一定神,看住书本,慢慢地讲下去”“当他瞥见时”“他也连忙收回眼光,再不敢离开教科书”“”通过人物的动作、情态表现其紧张和惶惑;“似乎有谁在那里窃笑了”“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可是这圆圈又生动了,忽然扩大,忽然收小”“他似乎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又仿佛看见这笑声就从那深邃的鼻孔的海里出来”通过描写人物产生的幻觉表现其局促不安的心理。

【点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录入时间:2021-02-03 11: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