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重返“孤独的个人”·谢有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返“孤独的个人”

谢有顺

①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贾平凹的《秦腔》位列榜首。关于《秦腔》的争议,多集中在故事好不好看这个问题上。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是文学的主潮,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讲故事。但十几年后,当《秦腔》面世,小说好不好读,再一次成了尖锐的问题被提出来,这种阅读趣味的变化,透出的是怎样一种文学转型。

②米兰·昆德拉在论到卡夫卡的小说时说道,要理解卡夫卡的小说,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像读小说那样地读它们”。

③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小说家既要通晓现实,也要通晓魔力。故事所描述的是一种现实,而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小说写作不仅是再现经验、讲述故事,它还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写作也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只有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有创造性的作家。可是,这个共识被文学界悄悄地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躺在现成的叙事成果里享受别人的探索所留下的碎片,或者回到传统的叙事道路上来;故事在重获小说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

④这种停顿,表明艺术惰性在生长,写作和阅读耐心在日渐丧失。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成了多数作家潜在的写作愿望。然而,文学一旦丧失了语言冒险的乐趣,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趣味的追逐,它还是真正的文学吗?说到底,文学的独特价值,许多时候正是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这样往往能开辟出一条回归文学自性的道路。可是,在这样一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有谁愿意去做那些寂寞的叙事探索?

⑤短篇小说艺术在近年的荒芜,或许可以作为讨论这个问题的一个旁证。以前的作家,常常将一个长篇的材料写成短篇,现在却恰恰相反。长篇小说盛行,短篇小说则已退到文学的边缘。长篇小说的主题词是故事和冲突,读者对长篇的毛病是容易原谅的。篇幅长了,漏洞难免会有,但只要故事精彩,就能让人记住。对短篇,要求就要严格得多。作家叶灵风说,现代的短篇小说“已经不需要一个完美的故事”,写短篇就是要“抓住人生的一个断片,爽快的一刀切下去,将所要显示的清晰地显示出来,不含糊,也不容读者有呼吸的余裕”。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没有生活的丰盈积累,没有在叙事上的用心经营,再好的断片,一些作家也是切割不好的。因此,在这个长篇小说备受推崇的时代,中短篇其实更能见出一个作家的叙事功底和写作耐心。

⑥如今,翻开杂志等出版物,举目所见,艺术、叙事、人性和精神的难度逐渐消失,读者也慢慢习惯了在阅读中享受一种庸常的快乐……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英国文学批评家迈克尔·伍德才有了这样的论断:“小说正在面临危机,而故事开始得到解放。”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就是讲故事么,为何要将小说与故事对立起来?按照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的说法,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而故事的来源则是生活在社群中、有着可以传递经验的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远离的恰恰是“孤独的个人”。可见故事并不一定就是小说。但在这个崇尚经验、热衷传递经验的当代社会,故事正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

⑦那些善于以私人经验为主要故事内容的人,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故事获得解放,经验正在扩张,由此所建构起来的消费景观,也就成了文学的主流。在这一片故事的喧嚣之中,容易让人产生小说正在走向繁荣的幻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国内出版的长篇小说多达近千部,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就更是不计其数了,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得出小说正在走向复兴的结论?然而,在故事复兴的过程中,崛起的只是那些可以传递的经验,相反,小说所需要的“孤独的个人”却正在消失。故事的核心是经验的表达,它所面对的更多是公共趣味,响应的更多是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在经验的形态上,它也是解密的,自我展示的,并无私人的秘密可言——没有秘密,就决不会有“孤独的个人”,没有“孤独的个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小说。

⑧人既然是“叙事动物”,就会有多种叙事冲动,当小说日益变成一种经验的私语和故事的奴隶,也许必须重申,文学还是一种精神创造,一张叙事地图,一种非功利的审美幻象,一个语言的乌托邦。

(选自《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第⑥段加点词语“孤独的个人”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的小说家。

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小说家就要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

B. 透过人生的一个断片清晰地显示作家的写作意图,就要在叙事上用心经营。

C. 现成的叙事成果以及传统的叙述模式,也在不断地助长着作家的艺术惰性。

D. 喧嚣时代下人们更易追求单一阅读故事所带来的庸常快乐,缺少深度思考。

4.依据文意,不能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若只是单纯追求故事的有趣和好看,那么小说写作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

B. 放弃对叙事的探索,把吸引力奉为旨归,就会引起短篇小说创作的危机。

C. 短篇小说创作要有丰盈的生活积累,断片切割不好,反而缺乏文学价值。

D. 时代建构的消费观会影响文学主流,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5.纵观全文,作者将“讲故事”作为“小说叙事”的对立面进行批驳,你认为作者的驳斥是否有说服力,简述理由。

下载Word版试题
《重返“孤独的个人”·谢有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注重传递私人秘密,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或“不迎合公共趣味、不响应消费和市场召唤”)   

2.揭示出当下人们读小说的误区,证明要真正读懂卡夫卡小说的本质应该是读他的叙事,而不是看他的故事。引出下文当代读者误把小说当成故事来读的现象(或“引出下文对小说的本质是叙事而不是讲故事的进一步论证”)   

3.A    4.D   

5.答案示例一

有说服力。本文中“讲故事”其旨归是经验和社群,它更多是面对公共趣味,响应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对“讲故事”的理解);而“小说叙事”是指形式的建构和语言的创造,作者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叙事方式(或“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返归个人独有的私人经验”)(对“小说叙事”的理解)。本文首先从指出当今社会读者更关注小说中的具体故事精彩与否这一现象入手进行批驳,提出自己的观点“小说叙事”不同于“讲故事”,接着分别从两者本质的区别、中短篇小说的特征、当今社会对于小说和故事的误解与错误需求等不同角度进一步将两者进行比较和论证,最终得出小说叙事不同于讲故事,不能成为经验的私语和故事的奴隶,要重返孤独的个人。

答案示例二(不认同,根据文意指出不充分之处并加以阐释):

说服力不够的角度举隅:

(1)本文中的“故事”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特指面对公共趣味,响应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崇尚经验、传递经验的故事,并不涵盖所有文学意义上的“故事”内涵,不能形成直接的对立。

(2)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实也是“讲故事”,所以不可以构成直接的对立。(可能有其他的角度,可以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补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本文选自《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论述的重点是有关小说“叙事”的问题。第⑥段说,“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说明“孤独的个人”是小说的创作者,即小说家。第③段说,“只有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有创造性的作家”,从中我们知道“孤独的个人”能够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在如何“叙事”的问题上,第⑦段首先否定了“那些善于以私人经验为主要故事内容的人”,原因是它“是解密的,自我展示的,并无私人的秘密可言”;并在第⑦段段尾指出“没有秘密,就决不会有‘孤独的个人’,没有‘孤独的个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小说”,由此可见“孤独的个人”能够传递私人秘密。对以上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知道第⑥段加点词语“孤独的个人”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注重传递私人秘密,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小说家。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依据文章整体大意和上下文,分析出句子的含义。结构方面,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一般放在开端是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放在中间是承上启下,放到结尾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理解“像读小说那样地读它们”这个句子的含义,可以结合第③段的内容来看。第③段紧接着画线句子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这就揭示出当下人们读小说的误区;第③段又说,“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由这句话可以知道人们读卡夫卡的小说是在读他的故事,没有真正像读小说那样读他的叙事。从作用上看,画线句子放在第②段,是为了引出下面对小说叙事的议论,批评当代读者误把小说当成故事来读的现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作者小说家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是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而非“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文中也说“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趣味的追逐,它还是真正的文学吗”,由此可知“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说法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和分析、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需要把握文章大意,明确文章观点,准确把握原文信息,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D项,时代建构的消费观也许会影响文学主流,但是“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推断却不会成立,因为人是“叙事动物”,文学依然“还是一种精神创造,一张叙事地图,一种非功利的审美幻象”。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

作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首先对问题进行回答:作者将“讲故事”作为“小说叙事”的对立面进行批驳,非常具有说服力。第二步,分清什么是“讲故事”,什么“小说叙事”。依据第④段“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趣味的追逐”和第⑥段“而故事的来源则是生活在社群中、有着可以传递经验的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以及第⑦段“故事的核心是经验的表达,它所面对的更多是公共趣味,响应的更多是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可知“讲故事”其旨归是经验和社群,它更多是面对公共趣味,响应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而依据第③段“只有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有创造性的作家”,可知“小说叙事”是指形式的建构和语言的创造,作者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叙事方式。明确两种概念后,第三步,分析作者在本文的论证思路和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文首先由贾平凹的《秦腔》获奖惹争议的事实,指出当今社会读者更关注小说中的具体故事精彩与否这一现象,并进行批驳,提出“小说叙事”不同于“讲故事”的观点,然后分别从两者本质的区别、中短篇小说的特征、当今社会对于小说和故事的误解与错误需求等不同角度进一步将两者进行比较和论证,最终得出小说叙事不同于讲故事,不能成为经验的私语和故事的奴隶,要重返孤独的个人。考生也可依据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来证明,文学是一种精神创造,一张叙事地图,一种非功利的审美,而非迎合大众和市场的趣味故事。当然,考生也可论证说服力不够,毕竟“故事”被很多人喜爱,它能够响应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召唤,崇尚经验、传递经验,它也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这一点和“小说叙事”的目的是一样的,因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实也是“讲故事”,所以不可以构成直接的对立。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2-04 11: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