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

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

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五、说课

本文是作者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教学本文,课先分别品读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板块,然后分析两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把握课文的结果技巧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作家作品;掌握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分析“百草园”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童年是一首歌,是一幅画……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他的童真与童趣。

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简介作家作品

1、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夕拾”喻指中年以后回忆往事,写成文章

关于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三味书屋”的内容

2、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紧扣“我的乐园”来写,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慢慢地,“我”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被送进了“三味书屋”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

请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畅谈读此段的感受

明确:“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都无从知道”作者连用了几个表推测语气的“也许”,说明 “我”不知道被送进私塾的原因。作者其实并非不知道,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表现“我”我对百草园的深情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流露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念

二、研读“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自由读这部分的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

①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私塾教育?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你满意现代的学校教育吗?

③课文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文章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小组交流展示

关于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七、布置作业

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以“从……到……”为题,写两个生活片段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