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太空一日》是2016(部编)人教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作者杨利伟,选自他的自传《天地九重》,文章以2003年10月15日作者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搭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为背景,讲述了作者在太空中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课文所在的单元以探险为主题。

对于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目标和课文的教学要点,人教社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为《教参》)给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单元目标:

⑴探险是人类的一种探求未知的伟大精神,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这种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价值。

⑵浏览是随着阅读量的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一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尝试并逐步学会运用这种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与阅读视野。

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教学要点:

⑴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小标题)

⑵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子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两个学期的训练,已经具备了速读课文从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谈自己的感想。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探险一类的文章及名著非常感兴趣,但是本校学生大都为外来打工子女,能力不足,所以他们欠缺深层次的阅读,对于文章蕴含的情感和写作手法的感受与赏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训练。

三、设计说明

根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初中学段目标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结合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我设计了“整体感知——选段品读”的教学思路。

“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感知文意。重点放在了小标题的解读和作用分析;

“选段品读”——细读文章,赏析写法。重点放在了文章第四部分的研读赏析上,在了解作者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后,品味作者极具表现力的文字。

四、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了解作者,搜集有关神舟五号的背景资料;

3.速读课文,感受“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学习作者临危不惧的优秀品质;

4.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5.品味文章语言,赏析本文“惊心动魄”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重点

1.自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章语言,赏析本文“惊心动魄”的写作手法。

六、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赏析本文“惊心动魄”的写作手法。

七、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八、教学设计

一、课前工作

1.自读课文,布置学习任务,预习本课字词并检查。

2.搜集、整理有关杨利伟和神舟五号的背景资料(记录你认为最应该记住的、最感兴趣的、或者你认为别人关注不到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

从古时“万户飞天”,到“神五”将航天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再到如今的“逐梦天宫”,中国人从未停止过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不懈追求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坚守和付出,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航天英雄的世界,感悟他们光环背后的那份责任与奉献。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九、作业

⑴以“我为杨利伟点个赞”为题,运用今天积累的四字词语来写一段话,80字左右。

⑵阅读拓展。

推荐阅读旧版教科书两篇文章进行拓展阅读:

里根——《真正的英雄》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

十、教学后记

1.这是一篇长文,即使按照速读每分钟500字的标准,全文读下来也要9分钟多,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阅读本文。为保证预习和阅读质量,我提前利用微信平台布置了思考问题,并让学生用图片形式把思考作业反馈回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预习思考情况,并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在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神舟五号”背景资料的时候,一个学生收集的是当时各国媒体对此事的评价与看法,大多数为质疑声,我顺势引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两点:一是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广度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去摘录一味地歌功颂德的文字资料;二是老师要有教学智慧,面对学生非既定思维路线上的答案或质疑,老师一定要有能力顺势引导。

3.本课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的方法,全面依靠学生去解决疑难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全面依靠学生”不是“完全依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交流讨论也弄不懂的情况下,老师一定要设计活动讲深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