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相关重点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抓住“实施大道,构建大同社会”为线索理清课文的层次。

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精彩瞬间,几千名表演者用立体活字印刷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大家还记得那是什么字吗?“和”。“和谐”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理念,其实这个理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汉以前就出现了,我国的先贤圣哲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把这种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同,有和、平的意思,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理想的“大同社会” 。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学生试读,学生指正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展示容易读错的字词,读准字音,加深理解。

3.教师具体指导朗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再模仿朗读,注意节奏,情感。

4.全班再齐读课文。

四、自主合作翻译课文,进一步感知文意。

1、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把预习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粗知文意。

2、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脉络,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七、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让学生自由诵读,争取当堂成诵。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六、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节奏紧凑合理。这堂课下来,感觉节奏轻快、了然。本来备课时预设两课时,但考虑到自读课文,而且经过实践发现其实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语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必把疏通文言文文意、翻译字句想的太难,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究性学习,借助注释自主对译,提倡合作式学习。所以最后决定把课堂目标定位重点放在“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一课时完成。当然对于重点、难点,教师也应讲解透彻,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重点字词的习惯。

2.我把讲授这篇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诵读上面,本文一共107字,读一遍约需一分钟,本课共读了九遍。其实结束后,感觉在第五部分“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脉络”结束之际能让学生回顾一下板书设计,再增加一次朗读的环节会更好。本来教学设计上是有这样的流程,在实际课堂上有疏漏,显得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样能更好地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上时时有诵读声,最后也基本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在诵读中培养语感,而且对诵读也作了一定的指导,希望学生会读、爱读,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3. 在课外延伸环节,设置的探究性思维训练:“‘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是课后的思考题)这个环节学生基本能找出两者的相似点,但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果能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再进一步地点拨,逐层深入,突出主旨会更好。

4.教授本课之前让学生查找资料,联系实践感受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贯彻了德育渗透原则,加上配合《国家》的背景音乐,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如果时间宽裕,这环节可让学生自由畅谈,可能会收到更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小结上本来就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加以提升,但后来考虑到当堂成诵的教学目标,最后还是回归到朗读上来。这或许是“有效教学”的“实事求是”吧。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