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古代志士勇于劝谏的精神,善于讽谏的艺术和古代帝王从善如流的胸怀。

2.学习人际交往中以尊重为前提,用委婉的方式给别人提意见的技巧。

三、课前预习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名字已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和辞说,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战国策》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文辞优美,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说理透彻,善于借助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进行游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四、课前预习

读准字音

昳丽(yì) 朝服衣冠(zhāo) 窥镜(kuī) 暮寝(qǐn) 谤讥(bànɡ)

间进(jiàn) 期年(jī) 朝于齐(cháo) 孰(shú) 谏(jiàn)

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义: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

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旁边的近臣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或作动词,控制)

能谤讥于市朝(古义:议论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朝服衣冠(名词做动词,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做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言句式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

欲有求于我也。(介词结构后置,应为“欲于我有求也”)

能谤讥于市朝。(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能于市朝谤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应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省略句:

与坐谈。(省略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皆以美于徐公。(省略兼语“我”)

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表被动,受蒙蔽)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一):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么人们也常常思考,“忠言”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顺耳”不是更有利于被接受被采纳吗?由上面的问题可以知道,古人向君王进谏时,委婉规劝往往比直言规劝的效果好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选自于《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就是邹忌讽喻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结果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

导入(二):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作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的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参考译文:1.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2.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

3.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4.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严重了。

5.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6.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廷内热闹得像集市一样。

7.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品悟劝谏艺术】

【品味亮点词语】

【感悟精彩句子】

【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六、课后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如何概括与分析文言文的内容

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能力。

[解题技法]

步骤一: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步骤二: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也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步骤三: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步骤四:答题时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也可以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比较高。

素材积累:

关于“纳谏”的句子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李世民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司马迁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