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梅岭三章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九年级下册《2*梅岭三章》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表彰大会上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未来,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而老一辈革命家,比如能“持枪跃马经殊死,秉笔勤书记战程”的陈毅元帅,就用了他的实际行动来向我们证明革命精神的伟大,信仰的可贵。今天,让我们走进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板书课题)

师出示学习目标。

二、前置性预习检测:(教师课前或课中组织预习,检测预习效果)(B/C类学生进行展示交流,A类学生进行补充评价)

1.走近诗人介绍。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兼资文武,博学多才,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主要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2、明确字词。如腥风血雨、取义成仁的含义、阎(yán) 罗等拼音。

篇章一

1、读这三首诗(生齐读,只为读通,读顺,)不配乐。

2、介绍背景。被围20天写下“绝笔”诗作赣粤交界处———梅岭大梅关,地势极为险要。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转移,开始长征。项英和陈毅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1936年9月,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第四十六师,对赣粤边游击队进行第二次大“清剿”,使出碉堡、隔离、搜剿“三管齐下”的手段,步步进逼游击队根据地。陈毅进入革命生涯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刻。梅岭山中的深秋季节,寒意袭人。那时,陈毅正住在离大余县城约15公里的梅岭的一个山沟里。一天下午,原湘鄂赣省委派到敌军四十六师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又名陈宏)送个条子上山来,说中央派人带来了重要指示,要负责同志到大余县城去接头。没想到,此行让陈毅在梅关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陈毅抵达大余县城时,得知陈海已叛变。当他返回梅岭时,叛徒陈海已经把告密信送出,项英、陈毅等的住地———梅山斋坑迅速被敌人包围。敌人以5个营的兵力在梅岭搜索,为避搜查,陈毅和特委人员果断地昼伏草丛,夜里转移,在梅山范围内与敌人周旋。

一连20多天,游击队丝毫不敢动烟火,也没有粮食可吃,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一日,陈毅蛰伏在草莽中,旧伤隐隐作痛,胃病重新复发,心中异常焦虑,不知能否逃过这个劫。思虑中,陈毅突然诗思泉涌,顷刻之间,把十几天得到的诗句联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三、师生合作探究

篇章二:品诗意

1.学生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了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交代了梅岭遇险的经过。“伤病伏丛莽间”指出处境的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的危急,“得诗”显出态度的镇定自若。“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有条件可配乐朗读,同时配以陈毅梅山被围的画面。)

2.在理解当时背景的情况下,再次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读小序,学生读第一首。阅读提示: 读出压抑、悲壮之情 、音调低沉 节奏缓慢 )。

3.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

研读第一章

(1)你能说说第一章的大意吗?请你试着给第一首诗加个标题。(2)这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英雄气概?请你试着读一读。

明确: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

明确:设问、借代、比喻 ,设问总领全诗 ★“旌旗”——借指军士(借代)★“阎罗”——比喻凶恶残暴的人(比喻) ★用借代和比喻表明诗人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召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 ③教师引入李清照《乌江》诗,学生齐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请学生来读:朗读指导: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研读第二章

(3)提问:、“烽烟”一词指代的什么?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