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数学教材同步北京版四年级上册加法运算定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四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加法运算定律》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解决措施探索和发现加法加法结合律,找出算式内在的联系。

解决措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并举例验证规律。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依据课标情境教学,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再归纳算法。

加法交换律相对简单,学生已有部分感性认识,教学时设计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验证、归纳、应用等具体的活动,自主地发现加法交换律。通过学生大量举例(整数、分数、小数的例子)验证规律,建立:a+b=b+a的模型,获得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

加法结合律则较难理解,教学时设计在列式、初步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举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出发,由具体的实例抽象到加法算式,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规律,体会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建立:(a+b)+c=a+(b+c)的模型,让学生获得对加法结合律的主动建构。

练习设计有梯度,从易到难,第一步先学会判断规律,第二步则是应用规律,挖空练习也为下节课的简算铺垫了基础。

最后回顾知识,授学生以“鱼”,更授学生以“渔”,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运算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发现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归纳应用规律”,有利于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依据的理论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验证、归纳、总结等活动过程。课前准备学习单、课件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1

分钟1.播放小故事《朝三暮四》,故事引入新课。观看视频,分析猴子有没有赚到。设计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导入,引起学生探索加法运算律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二、

探索加法交换律10分钟1.出示情境:28个男生跳绳,17个女生跳绳,23个女生踢毽子。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列出不同算式解答。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以及等式左右两边:28+17=17+28,发现规律并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提出猜想: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4.枚举验证,积累感知:投影仪展示学生学习单,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等式,判断交流。

5.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规律不仅能在整数中适用,小数和分数也同样适用。

6.归纳运算律: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一规律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a+b=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7.提问:我们过去有哪些数学知识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学生通过情境说获得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再列式交流,说说算理:

28+17=45(人) 17+28=45(人)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在学习单上举例验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用符号、图形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获得初步的符号意识。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加法的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设计思路加法交换律相对简单,学生已有部分感性认识,教学时设计“列式——观察——验证——归纳——应用”等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学生自主地发现加法交换律。通过大量举例(整数、分数、小数的例子)验证规律,建立:a+b=b+a的模型,获得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三、

探索加法结合律20分钟1.出示情境和第2个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