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新闻阅读与写作(选修)包身工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2003课标版《包身工》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壤上产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带来的罪恶,文章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课文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为此,此次教学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是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作者集中笔力描写包身工“住、吃、上工”的文字进行品读,鉴赏关键字、词、句,明白报告文学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报告文学可以进行文学艺术加工。

3.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共情力,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作者集中笔力描写包身工“住、吃、上工”的文字进行品读,鉴赏关键字、词、句,明白报告文学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报告文学可以进行文学艺术加工。

难点: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布置的“前置研究”

前置研究:

1.每人收集2篇300字的新闻(报纸、网络),把新闻带回学校。思考:新闻有什么特点?

2. 阅读语文课本必修一《包身工》,利用查阅书籍、查阅相关网站的方法,了解报告文学这种体裁,比如有什么特点、与新闻有什么区别?

3.在我们这个校园里,你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去调查ta、采访ta并形成文字,约500字。

展示学生作业,得出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等基本特征。

(二)百家争鸣:10分钟讨论时间

《包身工》是新闻吗?请以课文的句子、段落作为例子,阐述你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

要求:小组成员轮流发言,记录员做好记录,组长协调并确定组员代表发言。每组发言不超过三分钟。

(三)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包身工》是新闻吗?

了解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乎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也就是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要求真实,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地,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事件及时的传达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件事,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地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出来,读者便如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茅盾《关于报告文学》

教师点评:“报告”决定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文学”决定了报告文学具有“文学性”。

亮剑时刻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今天桂林市第十九中学校园网面向同学们征集校园版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请把你的报告文学与同学们分享,大家互相点评,推选一篇佳作向校园网投稿。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