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2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知识与能力: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掌握其特点并简要评价,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认清历史规律。认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历史,把历史事件放到世界中整体看待。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其转变的必要性。围绕斯大林模式展开探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任何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实施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意义。

难点:深刻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本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新课】

导入: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曾经对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的设想,大家请看材料(ppt展示),学生一起总结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那么,使社会主义理想梦想成真的是哪国?学生答:“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中国有句老话:“打江山容易,座江山难。” 苏俄建国后是怎样巩固政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探究的内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么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道路可以模范,在此情况下,苏联人民进行了探索社会主义的艰难实验。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第一篇章: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我们通过“难忘1918﹨背口袋的人﹨从立战功到调枪口”三个历史细节来走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背景>我们先看细节1:难忘1918 1918年为什么难忘?1918年对于苏俄人民意味着什么? 展示:1918年苏俄面临的形势图,这片紫色的部分就是苏维埃实际控制地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遭到了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不满,他们分兵三路对其进行了武装干涉,同时也勾结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企图把社会主义苏俄扼杀在摇篮中。设问:新生的苏俄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答: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更糟糕的是苏联南部产粮区也被国内反动势力占据,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列宁在1918》,其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这一幕真实再现了什么情况?学生答:“当时战争期间严重缺少粮食。”另外,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经济情况如何?学生答:“经济落后,物资奇缺。”

为了将仅有的粮食、物资供应前线,保证战争胜利,苏俄政权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并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这一措施的内容如何? 我们进入细节2:背口袋的人 (ppt展示材料),设问: ①为什么会出现背口袋的人?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哪项措施有关?学生答:“材料中显示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跟取消自由贸易有关。”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否定市场的作用。②设问:材料中国家定量分配粮食,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学生答:“实物分配制。” 教师解释其内涵。 ③设问:城市居民到农村背粮,农村粮食充足吗?当时政府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答:“余粮收集制。” 教师结合课本重点解释其内涵。④设问: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答:“企业全部国有化。”

<特点>这四项措施中,余粮征集制、实物分配制,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一个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供给前线。那么,其他措施还包含了苏俄共产党的何种期盼呢?我们回归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这段材料(ppt展示),教师讲解:企业全部国有化是单一的公有制, 取消自由贸易、实物分配制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这体现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追随,并且--,学生答:“试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学生答:“ ‘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如何?ppt展示图片,学生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了反动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战争取得胜利后,苏俄人民是否迎来了理想生活呢?我们通过图表分析一下(ppt展示),学生答:“粮食产量越来越少。” 设问:这与哪项政策有关?学生答:“余粮收集制,人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对农民剥夺太重了,甚至征集农民的口粮,苏俄人民面对战时共产义政策是想说爱你不容易。1921年,农民的暴动几乎遍及全国,造成了将近290亿的经济损失。这说明苏俄面临政怎样的危机?学生答:“经济危机。”农民的不满情绪也影响了军队, 1921年2月28日,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水兵的90%是来源于农民。曾在“十月革命”中打响第一炮的英雄却将枪口对准了苏维埃政权。细节3:从”立战功”到“调枪口”说明苏俄又面临严重的---?学生答:“政治危机。”

<反思>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反思(ppt展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想前提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俄国是小农国家,物资匮乏,经济落后,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因为忽略了国情。

<过渡>列宁:在追随马克思理想的实验中走得太远,忽视了农民的现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列宁开始了面对现实的实验。

第二篇章: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我们进入第二篇章:新经济政策的学习。(通过“勇敢的调整﹨远方的客人 ﹨那年的春天”三个细节来学习)

相关资源

教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