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必修3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北师大2003课标版《第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4)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分析其特点。

二、教学方法

通过与老师交流互动,说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评价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背景

1、民族工业发展

1915年,已过去了百年,那时的中国社会是怎样的呢?先说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

当年我国的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确实,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硕果累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壮大,他们希望实行民主政治。

2、思想尚未启蒙

当时袁世凯大力复辟帝制,并在文化上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民众的思想尚未启蒙

当时有人家的对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那一年的《中华新报》还报道了19岁唐姓女子自杀殉夫事件。可见民国虽已建立,但封建文化依然是社会主流,中国社会极其黑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会用他来寻找光明。就在这一年,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了。

二、主要内容

1、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不久改为《新青年》。以此为标志,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序幕。陈独秀在创刊号上《敬告青年》一文中深情的讲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陈独秀对新鲜活泼的青年人寄托了全部希望。同学们,陈独秀的话值得我们所有的青年学生共勉!那么,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解放思想呢?这需要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近一百年前的中国,有这样一座神奇的学府。在开学典礼上你会见到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上课的老师是鲁迅,也可能是胡适。到图书馆,你可能一转身发现馆主任李大钊,借书时帮你登记的人可能是毛泽东。

这座大学就是北京大学,这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当时的北大,学者云集,大家辈出。

这是一幅油画,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陈独秀和长衫马褂拖着长辫子的辜鸿铭共处一室

这就体现了校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想在北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冲突中,新思想得到发扬光大。在当时,引领潮流的新思想是民主科学

3、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就提出了要请“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