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必修3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北师大2003课标版《第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精品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认定“、”只有“、”一切“)

问题三:这些词语表明了陈独秀怎样的态度?

这反映了陈独秀坚决捍卫民主和科学,认为民主和科学能够救中国,救国民。

树立了思想界民主和科学的权威,

(过渡)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五四时期围绕白话文运动的那场硝烟弥漫的争论,充满了狡黠、机巧、趣味与智慧,点亮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天空,也照亮了现代史的进程。

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胡适一听这个也不生气,微微一笑,说现在这样,有人请你们出山去做官,而你不愿意去,你们用文言,我用白话,咱看谁短。这一帮学生开始用文言文起草,最长一个写了40多个字,最短一个12个字,如果用白话文,五个字,如果不礼貌,两个字“不干”,一个字“不”,就完了。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李新华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一、办《青年杂志》的缘起

辛亥革命后(1915年)的中国社会

请同学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概括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原因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