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知识目标
1. 描述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2. 说出牙齿、舌和唾液对于食物消化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 设计探究实验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逐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分组做探究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2. 在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构造的基础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在科学探究中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不断创新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做探究实验,阐述淀粉在口腔内的变化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 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结果受纯净的唾液量、温度控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验变量的严格控制以及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兴趣浓烈,尤其是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有能力从现象中发现问题。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已经能初步设计对照实验,并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预测实验现象,但是独立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加强。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对此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感性认识,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系列问题启发下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模拟和探究实验法,作出假设,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验证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走近学生,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融入“学习性评价”,帮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同时以鼓励性语言和亲切的肢体动作,缓解学生压力,给学生以面对困难的信心。
六、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绿豆大的面粉团晾干备用、V型纸槽、凉水和热水(采用向盛凉水的烧杯中加少许热水来控制水温)、实验报告和教学课件的制作
学生:收集唾液(未防失效,提前1小时采用漱口后舌抵上腭的方法收集纯净的唾液)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师生现场吃馒头,谈感受。教师观察学生吃东西的习惯,为后续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埋下伏笔。
【提出质疑】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 开心地品尝馒头,认真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思考、分析口腔中有哪些因素促使馒头在口腔中发生变化。 调动学生视觉、味觉等感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