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历史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3课 内战爆发下载详情

人教统编五四制版(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历史《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集体备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统编五四制版(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历史《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内战爆发》主要介绍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个前途、两种命运。国共两党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包括谈判桌上的较量和军事上的较量。中共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了较量的胜利。让我们认识到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本质,感受到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明白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材设有三个子目: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分别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爆发的标志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主要介绍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命运,中共和全国人民希望和平、民主,建立独立、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国民党在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同时,为建立一党独裁政府积极准备内战。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为控制中国,实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因内战条件尚不充分,蒋介石释放和平烟幕,进行政治欺骗。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了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与国民政府进行斗争,经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在立足与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将本课整合为:“众望和平——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可待——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和平之殇——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三个部分,制定的教学思路:

二、史料实证教学活化历史

初中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少,理解能力较弱,认知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示传授给学生呢?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史料实证”来包裹、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史料实证教学活化历史。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充分挖掘补充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论证历史问题,增强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养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真正做到“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

例如关于蒋介石重庆谈判的目的,教材中只有“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这样一句结论性的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说过于空洞和生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于历史的细节有更好的了解,我在教学中补充了两份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二: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5日至21日)上的讲话

材料三:1945年9月蒋介石秘密办法《剿匪手本》照片

补充蒋介石的三封电报(部分),在重点字词上进行标记,提问同学“蒋介石三封电报传递了什么信息?”通过补充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和1945年9月秘密颁发的《剿匪手本》,让学生分析得出蒋介石政府电邀中共谈判并非真正希望和平,从而揭穿其“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史料选择,科学规范。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料获得较以往更加容易,如果不能够科学选择、规范使用,就可能会存在利用“伪史料”教学的情况发生。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很多的史料,但是都能呈现出每个史料的时间、来源、出处等详细的信息,经得起考证,体现出了历史学科的严谨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