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年级下册《课文 14 要下雨了 》优秀教案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认识得生字,全班齐读生字.2.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全班齐读词组。(设计意图:如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在一天后抓紧复习,就会遗忘。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

二、品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师:范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分析课文 1.教学第1自然段。 (1)老师教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自由读2、3自然段读句子,注意语气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1)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2)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小虫的翅膀上沾了许多小水珠飞不高。

因为小虫的翅膀上沾了许多小水珠飞不高所以小虫飞不高。

因为小虫飞不高所以燕子飞得很低。

因为燕子飞得很低所以能捉到虫子。

总结:快下雨时,空气潮湿,一些小飞虫的翅膀沾上小水珠而飞得很低。燕子为了捕食这些小飞虫,所以也就飞得很低。所以,人们看到燕子低飞,就知道快下雨了。

3.教学第4~6自然段。读句子,注意语气是要下雨了吗?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因为要下雨了所以水里很闷

因为水里很闷所以小鱼要到水面上来)

总结:鱼靠呼吸水中的氧气生活。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呆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上水面呼吸,所以说“鱼跳水,要下雨”。?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读句子,注意语气你快回家吧!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因为要下雨了,所以蚂蚁要搬家)总结:下雨了,雨水要往低处流,蚂蚁怕雨水淹没了自己的家,所以下雨前蚂蚁会把家搬到高处。 设计意图:多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句式去表达不同意思。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