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下载详情

人教版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优质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版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优质课教案

1、通过文中记述的几件与竹相关的事情,理解苏轼与文与可之间亦兄弟亦知己的亲厚无间的深情,体会本文以喜衬悲、益见其悲的特点。

2、体会本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以喜衬悲,益增其悲;本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以“竹”为线索组织材料)、“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难点——如何理解第一段画论部分,其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为何“哭失声”,及如何理解苏与文之间的亲厚无间。

【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交流讨论。通过设置有含金量的问题,并铺设合适的台阶,帮助学生进入深度思考,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重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竹,挺直而有节,常青而不凋,被视为高洁虚心的君子,自古以来颇受文字画士的青睐。苏轼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他对于竹或者说是“竹品”的偏爱。他有一位画技高超且尤善画竹的表兄,姓文名同,字与可。这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是苏轼为缅怀他而作。

二、重温文与可和本文写作背景

课上屏幕打出基本情况,学生齐读:

文与可(1018~1079),名同,苏轼表兄,比他年长18岁,自号笑笑先生,操韵高洁,善诗、文、书法,尤以善画竹闻名于世,墨竹画派代表人物。1075年任洋州知州。元丰二年正月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病逝。

1074至1079年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新法受排挤诬陷,于是自请出京任职,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筼筜谷偃竹图》就是苏轼在徐州任上时文同赠予的。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成此文。

设计目的:本节课前已让学生了解了文同简要情况与本文写作背景,课上通过大声朗读强化印象,加深记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同时帮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解读文本

环节一: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第1段,学生齐读2、3段。

设计目的:教师范读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范本;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以便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环节二:解读文本

【问题一】:文章中作者有没有交代写此文的缘起和目的?在哪?找出相应文句。

明确:

缘起:“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目的:“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设计目的:找准解读整个文本的钥匙。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