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PPT课件优质课下载
化学变化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这种变甜的物质是什么?
2.口腔里的哪些器官参与了馒头的变化?
3.馒头变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有关资料
1、淀粉(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液能够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
3、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里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一、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二、作出假设
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其他物质,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都有关系。
大家一起来讨论!
三、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三块等大馒头、清水、碘液、试管架、试管3个、解剖盘、脱脂棉、镊子、唾液、滴管、烧杯、纸条、玻璃棒、刀片、研钵等
1、小心操作,不能损坏玻璃仪器,污染试验台。
2、实验时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配合。
3、除变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4、切取的馒头不宜过大。
5、模拟口腔内的温度时,可用手心握住试管的底部5--10分钟。
第一步: 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A块B块用刀细细切碎,C块不处理。
第二步: 取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