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许小年》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最大 “冤假错案”。从秦始皇到清宣统,明明两千年的专制王朝,硬被张冠李戴地定性为封建社会,致使天下以讹传讹,谬误流行至今。适时纠正这一错误,准确判断这两千年的性质,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何以长期停滞不前,而且可以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何谓封建?由《大英百科全书》可知,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各种著作和研究中,这个词的含义不尽相同,最宽泛的定义涵盖了西欧中世纪全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关系,而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

定义无论宽窄,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为封建社会所特有,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实质。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

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日本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虽然郡守、县令在辖区内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却与昔日之诸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以及由来源决定的权力性质。官员经皇帝授权进行统治,而诸侯则以承担义务换取治理权,前者为上下级的单向命令关系,而后者为双向的契约关系。简言之,官员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封臣的权力来自契约保障的权利。

至于历代皇朝所封的王、侯,除了少数几个朝代的初期如西汉、西晋和明朝,大多数仅有爵位和收入,而无实际的地方治理权,与封臣享有的权利相比,不啻天壤之别,史家称为虚封而非实封,虚就虚在只封爵而不建国。汉高祖刘邦实封同姓九国,结果吴王刘濞造反,汉景帝平乱撤藩,此后所封诸王又回复到虚位上。如此只封不建,岂可称为封建社会?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学术界早已有共识。周谷城提出,从周武王灭商到秦统一,中国的政治是封建制度,之后变为统治于一尊的郡县制。瞿同祖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宗法、阶级和政治制度,认为周武王在全国建立了系统的封建组织,而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封建社会。钱穆在 《国史大纲》的引论中说:“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西汉诸王仅“衣租食税”而已,封邑内的治理,仍由国家委派官吏主持。钱穆又指出,秦以后的土地可自由买卖,地主和农民为经济契约关系,不似封建社会中地主即封君,佃户为依附封君的农奴。梁漱溟也以人身依附关系作为封建制的特征,在他看来,封建制仅存于周朝,秦汉之后,进入地主—自耕农经济和官僚政治。胡适称殷商西周为封建时代,秦汉以下为专制一尊主义时代。

(节选自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于描述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封建主义一词,其定义无论宽窄,都不适用于研究中国历史。

B. 中文文献中的“封建”一词,指的是诸侯封土建国或者大夫的封爵建藩,政权的逐级承包是其实质所在。这一点与西欧日本有着根本的不同。

C. 郡守、县令与诸侯、大夫都拥有巨大权力,但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有着根本区别。前者的权力来自皇帝授予,后者的权力源自与封君的契约。

D. 皇帝与官员的权力授受关系,致使皇帝的权力及官员的权益都要远大于契约关系的封君和封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把从秦到清的社会定性为封建社会是个错误,并指出纠正这个错误,对于理解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的历史原因和研究现实社会转型的意义。

B. 文中将《大英百科全书》及其它西方著作对封建主义的定义,和中文文献对“封建”一词的简化拆解作了比较,说明两者描绘理解的封建社会大同小异,本质相近。

C. 文章举少数几个朝代的初期如西汉、西晋、明朝的封侯,证明了从秦到清整体不能说是封建社会,但某些阶段还是恢复实行了封建主义制度的。

D. 作者列举一些学者的研究,说明了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是学术界已有的共识,也恰好证明了文章开头“冤假错案”“以讹传讹”之说。

3.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是学术界已有的共识,他们说出的理由如下,选出不当的一项

A. 周武王建立的土地、宗法、阶级和政治制度在秦一统天下后就结束了。

B. 殷商西周为封建时代,秦汉以下为专制一尊主义时代。

C. 秦后中央一统,郡县递辖取代了世袭封君。

D. 秦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已由人身依附转化为经济契约关系。

下载Word版试题
《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许小年》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都不适用于研究中国历史”错误,从前三段对“封建主义”的解说和下文对中国历史分解说来看,应是适用研究中国历史的。B项,“这一点与西欧日本有着根本的不同”错误,从第四段来看,“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日本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由此可知,与西欧日本没有本质的不同。D项,“致使皇帝的权力及官员的权益都要远大于契约关系的封君和封臣”错误,文章第三段说“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可见,官员的权益要小于封臣。故选C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但某些阶段还是恢复实行了封建主义制度的”错误,第六段“至于历代皇朝所封的王、侯,除了少数几个朝代的初期如西汉、西晋和明朝,大多数仅有爵位和收入,而无实际的地方治理权,与封臣享有的权利相比,不啻天壤之别,史家称为虚封而非实封,虚就虚在只封爵而不建国。……如此只封不建,岂可称为封建社会”,第七段“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学术界早已有共识”“胡适称殷商西周为封建时代,秦汉以下为专制一尊主义时代”,由此可知,没有恢复实行封建主义制度。故选C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是学术界已有的共识,他们说出的理由如下,选出不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将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殷商西周为封建时代,秦汉以下为专制一尊主义时代”错误,选项说说为观点(属“共识”本身)而非“理由”。文章第七段开头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学术界早已有共识”,这就确定了答题的范畴,ACD三项都是学术界认为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的理由。故选B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5-11 09: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