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流浪地球赢在哪?·焦点访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

在评论人飞氘看来,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卡尔维诺所谓的“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来自宇宙的空灵,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无论《乡村教师》还是《中国太阳》,人类情感都在冰冷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命运在逃出死亡之前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此同时,刘慈欣还在他的科幻世界中完成了对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流浪地球》中,人类正是依靠残损的工业体系来实现对灾难的抗争,为自身文明赢取新的生机。

(摘编自“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洞见》)

材料二: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横认为:“看到了外太空,看到了灾难之后的地球,我看到了我没有办法想象的地球行星发动机,看到了未来这种驾驶的技术,这一切在普通观众的心里面他自然会判断说这个里面是有诚意的。创作者用尽心思,让我看到一些来自未来的景观。”

为了真实显示这些前所未有的场景,节目组做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等等,这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细节都非常精致,乃至空间站里每一块显示屏上的动画,都是真实设置的。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流浪地球》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上,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了。

《流浪地球》的科幻热还带动了科学热。在中国科技馆,《流浪地球》已经被收藏为首部科幻影片,现在,每周在这里,都会举行解密《流浪地球》里面科学知识的大讲堂。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说:“它很好地建立了一个各方面对中国科幻、高成本科幻电影的信任。”

(摘编自央视网《焦点访谈》“《流浪地球》赢在哪?”)

材料三:

在选取国外观众的观点时,已经剔除了这部分影迷和他们与国内无异的对影片的赞誉。在批评的意见中有国外的科幻电影网站就认为《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伟大的科幻电影”。因为影片在科学上的漏洞太多,也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例如为啥地球停止了自转后还能有相对稳定的大气层存在,为啥地球远离太阳后地表温度没有逼近绝对零度,以及为啥在这种极端寒冷的天气下机器还能运转。在国外影片网站IMDB上,有国外的观众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评中国电影在科幻领域还是“非常幼稚”,科学知识“极为有限”,因为没有太阳,地球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可供生命存活的环境。

不过,也有一些国外影迷因为影片这个“用发动机推着地球逃离太阳”的设定太过魔幻,而觉得这部影片的故事还挺有趣的。但即便是这样的外国网友,也仍然指出了影片中另一个过于明显的问题:人物的刻画和演员的演技。比如下面这位名叫Calvin Powers的外国影迷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道:“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能让我产生共鸣。”

(摘編自《环球时报》“公众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影片《流浪地球》,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

B.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流浪地球》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上,已经赶超了好菜坞大型科幻电影。

C. 有国外的科幻电影网站认为《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伟大的科幻电影”,一些国外影迷认为在人物刻画、演员演技等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D. 为了真实显示这些前所未有的场景,节目组做了大量的概念设计图,分镜头画稿,制作了大量道具,还利用电脑技术模拟了巨大的虚拟场景搭设。

2.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慈欣的文字,使人类情感在冰冷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使卑小个体与壮阔时空实现联结,体现了卡尔维诺所谓“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

B. 为了能突出“命运在逃出死亡之前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重”,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不断“叠印”故事的沉重感。

C. 尽管人们对科幻片《流浪地球》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这部影片还是在科幻电影领域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和话题。

D. 西方网站对于中国电影的评论和指摘片面而狭隘,他们没有看到《流浪地球》在普遍意义上的认同,他们吝啬于表达对中国电影的赞美。

3. 请根据材料,概括《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的意义。

下载Word版试题
《流浪地球赢在哪?·焦点访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意义①是:体现作家理念,是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等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②彰显中国科幻电影的高水平,且带动科学热;③让中国电影反思自身不足,继续提高电影水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A项,“科幻影片《流浪地球》,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可知,“始终探索着的”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刘慈欣,故A项张冠李戴。

B项,“已经赶超了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流浪地球》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上,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了”可知,原文说的是“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了”,故B项错误。

D项,“还利用电脑技术模拟了巨大的虚拟场景搭设”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乃至空间站里每一块显示屏上的动画,都是真实设置的”可知,“还利用电脑技术模拟了巨大的虚拟场景搭设”于文不符。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D项,“西方网站对于中国电影的评论和指摘片面而狭隘,他们没有看到《流浪地球》在普遍意义上的认同,他们吝啬于表达对中国电影的赞美”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一段“在选取国外观众的观点时,已经剔除了这部分影迷和他们与国内无异的对影片的赞誉”,第二段“不过,也有一些国外影迷因为影片这个‘用发动机推着地球逃离太阳’的设定太过魔幻,而觉得这部影片的故事还挺有趣的”可知,不是西方网站“评论和指摘片面而狭隘”“吝啬于表达对中国电影的赞美”,而是材料选取观点时先剔除了赞誉之声。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概括《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的意义”,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意义、价值等,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的意义,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第三段“刘慈欣还在他的科幻世界中完成了对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流浪地球》中,人类正是依靠残损的工业体系来实现对灾难的抗争,为自身文明赢取新的生机”可知,意义①是:体现作家理念,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

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流浪地球》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上,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了”,第四段“《流浪地球》的科幻热还带动了科学热”,第五段“它很好地建立了一个各方面对中国科幻、高成本科幻电影的信任”可知,意义②是:彰显中国科幻电影的更好水平,且带动科学热。

依据材料三第一段“在批评的意见中有国外的科幻电影网站就认为《流浪地球》……因为影片在科学上的漏洞太多,也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第二段“即便是这样的外国网友,也仍然指出了影片中另一个过于明显的问题:人物的刻画和演员的演技”可知,意义③是:让中国电影反思自身不足,继续提高电影水平。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录入时间:2021-02-13 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