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峨眉山月歌》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干里蜀江行旅图。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自然天成,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依恋家乡,思念亲友”的柔婉,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对于诗歌的鉴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必须从方法上予以指导。这节课将从诵读——思境——品情的角度教学生赏析诗歌。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诗,把握读音、节奏、语气和语调,揣摩诗歌意境,体味作者情感。

2.指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揣摩诗歌的意境,挖掘 “月亮”意象,体味诗人情感。

3.体会诗人留恋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以及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揣摩诗歌的意境,挖掘 “月亮”意象,体味诗人情感。

五、教学难点

挖掘 “月亮”意象,体味诗人留恋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PPT,制作“月文化”微课,配置朗诵音乐,

学生搜集李白的资料,准备这首诗的诗配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谁来把他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完善)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平生最爱的两样东西,一是酒,二是月亮。在他留下的1050首诗歌中,有近四百首写月亮的诗,可以说,月亮是李白的诗魂。今天,我们就学习他最早的一首写月亮的诗——《峨眉山月歌》,这是李白26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出外远游时所作。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李白的基本资料引出话题,由李白的诗魂引入《峨眉山月歌》,导入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二、展示目标

1.诵读诗歌,揣摩意境,体味情感。

2.品析语言,揣摩诗的意境,挖掘 “月亮”意象。

3.体会诗人留恋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方向,为接下来的教学新课打好基础。这三个学习目标着眼于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意象美的鉴赏而设定,符合诗歌的教学要求。

三、教学新课

活动一 诵读诗歌,欣赏音律美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诗歌首先要把握它的语言和节奏,所以诵读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

1.初读——读准字音、节奏、语气和语调,指导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几名学生展示朗读节奏,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出示PPT并适当点拨。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八、拓展视野,弘扬月文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从古到今,月亮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朋友。它引发了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滋长成丰富而又迷人的中国月文化。

教师播放课前制作的微课视频《中国的诗意月亮》,播完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对中国月文化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微课视频,深入了解中国的诗意月亮,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提高问题探究能力。

九、总结课堂,遥寄作者

这节课,我们通过诵读诗歌,揣摩意境,体味情感,充分欣赏了《峨眉山月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认识了伟大诗人李白,认识了中国的诗意月亮,“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于皓月当空之夜,掬一片月光于怀,沉醉于氤氲朦胧的浪漫气息中,与诗仙李白相约。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收获,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诗歌知识系统,提高对诗歌艺术的认识,激励学生缅怀文化先辈,继往开来。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