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记叙文的一些特点,提高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课则是学习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及作者的巧妙构思的重要课文。

二、学情分析

初一上期的学生对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我准备分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积累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背景,体会感情;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揭示文章主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和文章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2、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地安排顺序,巧妙地进行构思、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德育目标: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2)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难点:体会文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采用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饱含深情地朗读中体悟文章的美。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爱什么花?如果你把这个问题给我,我的答案是梨花。因为梨花洁白如雪,香气四溢,想到它,就会想到纯洁,想到美丽,想到它,就会让我感觉到一股扑面的春的气息。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温馨的小说《驿路梨花》,板书:14、驿路梨花

1、作者介绍:彭荆风——1929年11月出生,原籍江西萍乡市人。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后,长期在云贵高原工作,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人帮”横行期间,他被打成右派,进了监狱7年,出狱的第一篇小说就是《驿路梨花》。作者引用了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中的诗句,同学们,有谁预习了,请背诵一下全文,有请小兰同学背诵,大家欢迎!今天我们学习这篇小说,探究彭荆风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

2、又有谁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茅屋里发生的故事。)

2、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梨花的含义?(雷锋精神,梨花的纯洁美丽的心灵。)

3、学习本文双关、象征、插叙的写法?(梨花含义的双关,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插叙解放军叔叔盖茅屋,梨花照料茅屋)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七、布置课外作业

辩论:当今社会是否需要雷锋精神?

八、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人物: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姑娘

情节:烧火做饭、食宿

环境: 小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