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历史教材同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中改背景下,历史学习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历史文物不仅是历史的有效呈现方式之一,而且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最终,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初中历史课标要求: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沟通欧亚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是在张骞出示西域之后发展而来的,因此这部分内容首先要涉及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这就是丝路的开通。丝路开通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开始丝路经营。丝路经营的重点在于需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代就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这就是丝路发展,可以理解为开通丝路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影响深远,时间跨度长、空间跨越大。正因如此,丝绸之路讲述应重点放在汉代,避免时空顺序混乱。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虽基础薄弱,却好奇心足,有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一学生刚步入初中生活,接触历史学科,经过近二个月的历史学习初步知道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却仍不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历史问题。

学生能够区分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历史呈现方式,却不知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历史。

学校未统一组织学生参观过博物馆,学生自行参观的又较少,因此他们对博物馆及其展示历史文物的功能不能有直观认识,对历史文物与历史学习的关系不明。

教学策略:

1.借助历史文物展开历史学习,继续激发学习兴趣,基本满足好奇心,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

2.立足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多方式呈现历史,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逐步具备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教学方式:讲述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板书互动、实物观察

技术准备:制作幻灯片、印刷材料

三、教学目标

借助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文物,知道张骞通西域及设置西域都护的基本史实,初步学会从历史文物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阅读分析历史材料,了解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初步知道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及经营。

教学难点: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一、张骞通西域——丝路开通

出示蚕茧、鎏金铜蚕图片

介绍养蚕缫丝技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

出示课题。

介绍李希霍芬为丝绸之路命名。

引《史记》史料,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

设问:匈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配合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险。

引《史记》史料,介绍“汗血宝马”

观察图片,倾听讲述。

记笔记。

阅读分析史料。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阅读史料,观察图片。

梳理知识。

记笔记。

记笔记。

倾听。

观察地图。

倾听,观看表格。

观察教材图片。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

观看,倾听。

已有知识迁移。

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创设学习情境。

阅读史料,初步掌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史料,初步学会分析史料的基本方法。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匈奴的威胁,由此引出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开始逐步突显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为之后落实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铺垫。

必要地图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了解历史的多种呈现方式,能够知道历史文物也是学习历史的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借助历史文物展开历史学习,继续激发学习兴趣,基本满足好奇心,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

2.立足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影像等多方式呈现历史,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逐步具备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教学反思:

1.历史文物选取的角度与利用的深度,值得深思。一方面需要考量使用多少历史文物可满足“从历史文物看”这一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历史文物是多角度、深背景,角度如何展开,背景深挖到何处都需要探讨。

2.教学设问的深思与研磨。教学设问是一节课各个环节的锁扣,能够起到承前启后,引人深思的效果。但要想有恰当的教学设问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思与研磨。如果遇到设问学生没有回答时,首先要为学生留下适当思考空间,如果仍没有反馈应及时对设问进行拆解,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思考的过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