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地理教材同步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教学重点和难点: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3.教学方法:多媒体,自制模型授课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进而认识了风的形成.在全球中,最热的地方在赤道最热的地方在两极.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授课内容]

全球性大气环流

了解大气环流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一、三圈环流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赤道和极地之间会形成怎样的大气运动形式?(单圈环流)

2.但实际上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这时候就会形成三圈环流。

教师把学生自制的模型画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讲解(1)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2)两者在60°N附近相遇后大气将怎样运动?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3)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3.学生根据自制的模型来模拟三圈环流,达到识记的目的.

4.将立体的三圈环流转化成平面图,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5.本课小结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影响机制,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6.课件设计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