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五至六年级《5.蹲踞式跳远考核》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2.技能目标:使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踏跳相结合的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活动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小学跳跃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体育项目,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蹲踞式跳远的动作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节课把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踏跳相结合的技术作为主教材,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助跑与起跳动作方法,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此项动作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发展速度与反应能力的练习——换位扶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增强学习效率,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更多地展示空间,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以及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心理素质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乐于思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身体素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呈现出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特性。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多体验、多实践。本班共有54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6人,学生的体能状况较好,身体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与超越等心理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快而有节奏,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
六、教学策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教师通过设置“过河”问题,运用教学课件展示所学动作为主线。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练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七、预计效果及教学特色
预计全课运动密度在38%以上,预计运动负荷约中上等,预计平均心率约在130—135次/分。
纵观本课有以下三个特色:
1、本课浓郁的练习氛围、灵活的教法与组织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通过语言激励与正确的示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2、在本课设计时教师利用体操垫来解决无沙坑的难题,使得六组同学能同时在一块较集中的场地内进行练习,既便于教师的及时指导又提高了练习的密度,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示范,加深了学生的对所学动作印象,激发了练习兴趣,使学生能更直观掌握所学动作。
课 题1、蹲踞式跳远
2、发展速度与反应能力的练习—换位扶棒课 时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结构与运用方式及锻炼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技能目标:使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踏跳相合的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