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沂蒙山小调》优质课教案下载
2.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和变拍子的定义。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风格韵味特征,了解小调民歌特色
教学难点:鱼咬尾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很广的山东民歌。歌曲的旋律为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展宽广,结构匀称,是一首典型的小调体裁风格的民歌。
歌曲的四个乐句分别落在“2、1、6、5、”四个音上,并以结束音为轴音作回返进行,使歌曲的拖腔更加优美婉转,从而增强了歌曲旋律的抒情性。表达了歌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欣赏山东潍坊6岁小女孩演唱的《沂蒙山小调》,以稚嫩的童声、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学习欣赏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首先了解沂蒙山的地理位置。
2.齐唱《沂蒙山小调》。
3.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4.欣赏民族唱法、地方风格的女声独唱《沂蒙山小调》。
说说演唱风格,方言特点。
5.歌曲分析:
歌词:衬词、儿化音、一字多音——拖腔。
旋律:变拍子、鱼咬尾
结构:一段体,“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
6.小结歌曲:
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虽为“小调”,颇有一点山歌风格。
7.再次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小调》
仔细认真聆听,并轻声模仿演唱,体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8.口琴吹奏歌曲
唱旋律,吹口琴,再次熟悉歌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