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体育教材同步冀教版七年级发展体能的一般性原则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体能概述 发展体能的一般性原则》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冀教版)

二、教学重点

教与学重点:(1)发展体能的科学锻炼方法;(2)如何制订锻炼计划。

三、教学难点

教与学难点:用“靶心率”和“RM”的原理与方法分别调控有氧锻炼和力量练习的强度。

四、教学内容

(一)科学锻炼是什么。

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在开始体育锻炼前,应对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健康状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便能根据自己身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以改善自己体能和健康方面的不足。

2、树立目标、积极进取。参加体育锻炼之前,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实际,确立明确、具体而适宜的目标。

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人体是个完整的统一体,各部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各种身体素质的基本活动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4、运动有恒、坚持经常。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具有“用进费退”的特点,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坚持经常,持之以恒。

5、运动有度、循序渐进。合理安排锻炼负荷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一关键环节。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非一日之功。

6、遵循规律、自我保健。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遵循锻炼规则,做好准备活动的整理活动,注意定期体检和运动安全,养成讲究运动卫生、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体能与健康的关系。

体能也称体适能,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协会。首先使用这个概念以来,人们对于它的理解有了不断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现在普遍使用的定义有两种,一种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能力或特性”;另一种定义为“体能是一种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们能够有活力地完成日常的各种活动,而不会因过早出现的健康问题而发生危机生命”。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侧面对体能进行了阐述,可以互为补充。体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发展体能。坚持有规律地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地提高人体心脏、血管、肺和肌肉等器官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生活更美好,生命质量也更高。

体能可分为两大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等;后者包括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平衡、协调和反应时等。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除了已经确定了的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以外,还应该包括生理学上的一些指标,例如反映新陈代谢的机能指标,反映身体形态的围度指标,以及反映骨骼强度的骨密度指标。这一类体能通常被称为生理体能,与前两类体能不同,生理体能的状况不能通过体育活动直接表现出来,它们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测试来进行评定。例如,通过体育活动中肌肉对抗一定阻力的状况就可以判定肌肉力量这一体能的状况,而骨密度、腰臀比等指标的状况和水平就无法在体育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但它们与人的生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日常的体育活动水平对这些体能要素的影响非常显著。

(三)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科学评价自身体能状况。

是让学生明确要发展体能,首先应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了解体能状况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要参加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体能发展的状况,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各校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安排体能的测试。

测试指标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台阶试验 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50米跑 评价功能 间接反映身体成分的状况部分 部分反映心肺耐力,特别是肺的功能 反映心肺耐力,特别是心血管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中生心肺耐力的水平 反映速度、爆发力、柔韧、反应时、灵敏性等综合能力 测试指标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握力体重指数 坐位体前屈 ? 评价功能 反映爆发力、协调性等综合能力 主要反映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 主要反映上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间接反映全身力量 反映人体的柔韧性 ? (四)科学发展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锻炼方法、原理和实践,以及改善身体成分的锻炼方法、原理和实践。

1、发展心肺耐力。首先介绍心肺耐力的锻炼方法。长跑是最简便、最常用的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但是学生普遍不喜欢长跑,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比较枯燥,没有趣味性,还比较艰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们给出了多种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有丰富的选择空间。例如常见的长跑类的锻炼手段,如慢跑、走跑交替、快走、远足等。远足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到郊外或公园中进行长时间的远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发展心肺耐力的有效手段。

此外,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快走、远足都应该有一定的强度,不是随心所欲的散步,步行的速度应保持在120步/分钟以上,并逐步提高;而采用慢跑的方式进行锻炼则不能跑得过快,当然也不能太慢,否则对心肺耐力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但是,在锻炼中有一个共同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控制好锻炼的强度,以保证进行的是有氧运动,从而达到发展心肺耐力的目的。控制锻炼强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心率是评定和调控运动强度的简易指标,此外还可以用吸氧量、血乳酸浓度、主观感受,以及自行车功率计、跑台功率计等多种方式来推算评定运动强度。那么运动强度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对促进心肺耐力效果最好呢?下面我们介绍了由最大心率推算靶心率的方法来确定有氧运动强度的公式。靶心率就是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适宜锻炼强度所对应的心率范围。学生在这个心率范围内进行锻炼最有利于提高体能,促进健康。靶心率计算方法是通过最大心率的方法来推算靶心率。靶心率是一个范围,公式是:(220-年龄)×65%~80%。对于这个范围,有几点要说明:(1)这个公式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前一部分(220-年龄),是根据年龄推算最大心率次数的公式;(2)以往的研究认为靶心率的范围是70%~85%,但根据这几年的研究认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在改善心脏功能和能力方面并不亚于高强度运动训练,采用70%~85%最大心率的强度进行锻炼比较适合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而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采用65%~80%最大心率的强度进行锻炼比较合适;(3)对于体能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采用靶心率的下限强度开始进行锻炼,不应急于求成。

2、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爆发力。为了便于对比说明,我们首先说明了这三种体能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关系,并通过一幅对比图直观地说明通过力量练习可以使肌纤维增粗,有效提高肌肉力量。通过这样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准备进行锻炼时,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针对性地安排锻炼。对于具体的锻炼方式,由于力量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部一一列举,因此我们进行了较概括的说明,基本涵盖了力量练习的各种方式,并有简单的举例。在实践学练的小栏目中,通过给学生提问,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并引出下文──如何调控锻炼的强度。一般来说,力量练习总是进行多次重复对抗一定阻力的一种练习。

发展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方式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区别在于对抗阻力练习的强度、次数和组数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发展绝对力量的负荷强度应该大,重复次数少;而发展爆发力的强度应该较小些,重复次数多些,并且要快推慢放;发展肌肉耐力的强度应该更小,但是重复次数要更多。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不同强度和组数力量练习对肌肉影响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材料指导自己的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发展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等。

3、发展柔韧性。柔韧性也是重要的、与健康有关的体能。首先用一幅图显示成年人柔韧性下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来强调良好柔韧性与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密切关系,以引导学生注意加强柔韧性的练习,同时还强调发展柔韧性应针对特定的关节进行练习,全面发展。我们给学生提供多种具体的锻炼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并且说明柔韧性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做到每周三次以上,每次练习前要做好热身活动,循序渐进。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锻炼小窍门,帮助学生科学发展柔韧性。

4、改善身体成分。体育锻炼对于控制体重,改善身体成分,通俗的讲就是“减肥”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科学锻炼才能有效地改善身体成分,控制体重。我们首先介绍什么样的人需要“减肥”,然后介绍减肥的锻炼方法。减肥的锻炼方式主要是有氧运动,与改善心肺耐力的锻炼方式基本一致,但是锻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积极引导高中学生进行分析,教会他们科学地进行降体重的体育锻炼。由于控制体重不仅需要坚持体育锻炼,同时还应该调整饮食。这样一方面限制热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加大运动量,增加热量消耗,从两个方面改善身体成分。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坚持,只有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最终实现改善身体成分、控制体重的目标。

5、提高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我们还专门对如何提高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进行了介绍。并特别强调人是一个整体,应该在全面发展各种体能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某些体能,以促进技术动作和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我们还提出好的建议,特别强调发展体能要多和自己比,以引导高中生正确地进行发展运动技能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