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华东师大课标版高一下册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下载详情

华东师大版高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优秀教学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华东师大版高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优秀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探究问题态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时持严谨态度的过程。 教学重点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 教学难点 使用文献和考古资料佐证

课前准备 PPT、学生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夏朝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怎样的?中国有一套传统的古史系统,它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的一系列古典文献为我们搭建了华夏文明的最初面貌。比如大史家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那么我们就先从这些传世文献看起。

一、文献资料(传世文献)

由“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说明公有转化为私有,如《礼记·礼运》所述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家天下”。传说禹传位于儿子启(又一说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夺取权位),如《竹书纪年》(战国魏)、《史记·夏本纪》(西汉)所述

部落首领转化为“国王”或“国君”。如《史记》所记启即位后讨伐其他不服从他的部落

国家机器已经存在,有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如《尚书》《史记》《竹书纪年》《左传》等所述。

从传世文献来看,夏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与以往大不同。关键是私有制、阶级的划分、国家机器的产生,这些都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

(国家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后阶级压迫的产物。国家通过征收赋税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作,同时履行保障国家安全、调解国内社会矛盾和管理社会共同事务等重要职能。国家的产生,提高了人类对社会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大家有没有发现,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夏的可靠文献很少:二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主要叙述夏立国以前禹治水的事迹,禹即位后至桀亡国的历史,只写了短短数百字。这些记载是不是可信呢?

很鼓舞人心的是,半个世纪前,我国考古有了重大发现。

二、考古发现

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夏、商时期。地理范围也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基本吻合。

两座类似宫殿的大型房屋遗址——学者认为大型的宫殿是建筑要动员、组织和协调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需要凭借一定的政治权利和相应的政治组织才能完成。(宫殿建筑——国家机关)

民居房屋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等类型,规模、形制比宫殿式建筑小很多——说明社会分化已经很明显。也能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居住方式。

大量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精巧,说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注重礼制,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印证。(礼乐文化 维持王权的宫廷礼仪已经较完备)

大量农业工具——说明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遗址中的兽骨、动物形状的陶塑——饲养猪、狗、鸡、马、牛、羊等。

(农耕经济)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能印证和补充传世文献记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提供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在中国早期国家探源中,夏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自从商代的史实因为殷墟的发掘而被立为信史之后,论证夏的真实性便被提上日程。很多时候,论证夏朝的存在与确立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自豪感紧密相连,有很浓厚的感情色彩在内。但站在更严谨的学术研究角度说,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争议。比如文献对考古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不加审视、深信不疑的利用文献,有关夏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周。没有当时的任何文字记载,考古材料中的软肋是没有文字发现,即便是紧邻的商代甲骨文中也不见有关夏的记载。即便夏真实存在,怎么来看待这时隔千余年的记载。再比如,一见到大型建筑遗址就说是宫殿,并由此推论国家的存在,是否会过于简单。社会文化现象和它们产生的原因之间是存在种种可能性的。

文献中的夏朝与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之间的确切关系,还有待新史料的发现和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科学研究需要探究的意识,更需要严谨的态度。此种“怀疑”既出于不得已,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但是虽然暂时不知道二里头是不是姓“夏”,仍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分量。 重点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