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做批注等概括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了解了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以及作者的游踪。那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各拉丹冬奇美的景色。

二、学习目标

1、做批注,概括景色的特点。

2、品味语句,把握写景的手法。

3、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三、赏析写景的语句,做批注,归纳景色特点和写景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写景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写下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

2、按照下面格式分享你的批注。

(1)句式:我印象深刻的景物是_________ ____,我划起的句子是:“ ”我圈起的词语是 。由此我体会到这里的景物具有的特点是:

(2)抓住关键词分析语句,体会写景的方法。

(3)反复指导朗读写景的关键语句,感受各拉丹冬的雄奇、圣洁、瑰丽,以及长江源头源远流长,还有作者对各拉丹冬的赞叹、热爱、依恋。

(4)学习补充内容的批注方法:运用学到的想象的方法,以“听着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滴水声,我仿佛看到了……”写30字以上的想象。

小结:这篇游记作者抓住各拉丹冬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法,展现了各拉丹冬的神奇壮美,表现出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1)思考文章结尾句子“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我们的确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怎样理解句子中的“但”这个词,这句话能换成“但今天我们站在了各拉丹冬之巅”吗?如果改为“但今天我的确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设身处地地感受,你说这句话有什么感觉?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