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教学建议:对照《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要求》,本节教材内容的处理要达到如下要求

①通过多媒体演示或观测实验、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四季的变化现象。

②通过读图思考,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共同作用下,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

③结合光照图,指导学生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概念以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理解了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建构了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空间概念,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天文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将有利本节内容的教学。但是空间想象力薄弱和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使得学生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设计制作了“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课件,并且安装在教室的班班通里,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演示,观察不同地点、不同季节(节气)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教学活动中,选中三个同学分别担任指挥员、操作员和报告员,分工合作,为全班同学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完成导学案的内容,每个同学独立对导学案的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得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适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探究,则是通过自制学具来实现。课前教师设计了“地平圈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印制后分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同学将纸张粘贴在硬纸板上,然后用剪刀按规定的线条裁剪出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再用图钉将其圆心串在一起,做成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演示仪”。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学会使用学具,学生自行演示学具,从中得到五个地点(导学案,包括学校所在地)不同节气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学生能够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课件如下图所示:

自制教具(或学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演示图”如下所示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归纳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产和生活实例,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六、教学媒体

1. 教学软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演示图”,如图2。课前安装在班班通上。

2. 学生自制教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演示仪”。教师用A4纸张印制两张图,布置每个学生用硬纸皮粘连,然后剪裁,用图钉将两个圆穿在一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制学具。

3. 展示台:展示学生的绘图作品,由师生来共同评议。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提问: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今天是11月7日,节气是立冬,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今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如何?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