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认识千克和克》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师: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师: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
认识称重工具
根据实物认识天平、盘称、弹簧秤、体重秤。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1)认识克和千克
师:瞧,小明和妈妈也到超市去买东西,谁能说说在图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师: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可以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标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感知克和千克作为质量单位的不同
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包淀粉(盐)和一袋苹果,分别是500克和1千克(板书)。哪个质量比较大?
师:请同学们通过用手掂一掂一包淀粉(盐)和一袋苹果,感知他们的重量并填空。(500克○1千克)
师:哪种物品比较轻?它的单位是什么?
板书: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2.认识感知1克
(1)借助生活用品,感知克。
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一枚1元硬币的图片。
师:认真观察这4种物品,请你把他们轻重的信息填在学习单中。
师:他们的质量还能怎样表示?
师:一枚6克的一元硬币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板书:一枚1元硬币重6克)
【设计意图: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能接触的1元硬币作为切入点,初步建立克的表象】
(2)估一估、称一称,感知1克。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一元硬币重6克,猜一猜多少颗黄豆重1克?
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如果要判断准确,可以用天平来称,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