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复习题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生活中的轴对称》的复习题课。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本章前面几节的学习中,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轴对称的定义、性质及线段、角等简单图形的轴对称性,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加强了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为本节课的复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认识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

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 及已经历回顾与思考。因此,如何熟练和灵活应用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本堂课的出发点 ,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此设置了4道典型例题的解析和数道变式训练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证明及逻辑推理能力,特制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腰三角形、线段、角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灵活应用;综合运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中 ,发展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变式训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应用一些简单轴称图形(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决问题,并能有条理的进行说理。

教学难点:

轴对称的有关性质的灵活应用。根据题意能够做出正确的辅助线。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各选项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如图,ΔABC与 Δ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 )

A. 80° B. 100°

C. 30° D. 50°

3. 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若△ABC的周长是17cm,AE=2cm,则△ABD的周长是 。

4. 如图,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 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PC=PD B.∠CPD=∠DOC C.∠CPO=∠DPO D.OC=OD

5.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 4cm,另一边长为 5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3cm B.14cm C.13cm 或 14cm D.以上都不对

6如图,在△ABC 中,AB=AC,点 D 是 BC 边上的中点,DE、DF 分别垂直 AB、AC 于 点 E和 F.求证:DE=DF.

设计说明:通过基础过关练习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二、典例分析:

例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变式1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求其顶角度数为 ;

设计说明:针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的练习,注意题的多解性,并锻炼学生的独立作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2. 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 AB 于点 D,交 AC 于点 E,

(1)若AD=4,AE=5,则△ABE的周长为 ;

(2)若AB=7,AC=5,BC=4,则△BEC的周长为 ;

变式1:若AB=AC,且 BC=10,△BCE 的周长等于 25,则AB= ;

(3)若∠C=80°,∠A=40°,则∠CBE= °;

(4)若AB=AC,∠C=80°,则∠BED= °;

三、课堂小结 :

四、作业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四、教学设计反思

学生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查漏补缺,尽快完善知识结构。一题多解,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多向开花,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注意捕捉有效信息,从激励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问题,应大胆放手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简单合情说理的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等。讨论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注重学生几何语言的培养,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及时解决,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