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移项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②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二、教学重点

学会移项,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是平行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师生共同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师生共同探究

六、反馈手段

课堂练习、作业反馈

七、教具准备

PPT 、实物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解方程:

(1)x+3x-2x=4; (2)8y-7y-12y= - 22;

2.若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 a + 2= b + 2, ② 1/3a=1/2b, ③ -3/4a=-3/4b, ④ 5a-1=5b-1.

总结:

解“ax+bx=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快速对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解“ax+bx=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二、新课探究

【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2、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

3、列方程:3x+20=4x-25 … (1)

【设计意图】进一步渗透模型化的思想,引人新课

【师生活动】

设问1:怎样解这个方程?它与刚刚解方程的第(1)题x+3x-2x=4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设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 (2)

设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寻求解决途径,再次渗透化归思想。通过观察结果强调“变号”这一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移项法则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有依据地产生的,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法则。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九、评价记录

1、本节课通过两道合并同类项的解方程题目复习旧知,为本节课作铺垫,再通过“分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同时,引人“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与“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认知冲突,从而导入新课;

2、从这节课的重点是移项法则的应用出发,设计了几个巩固移项概念的题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初步理解了移项的概念和法则加深理解和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移项的定义引人过程中,教师一直引导学生从方程向目标向“x=a的”形式转化;在解方程中,渗透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在解实际应用题中渗透用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题等。

4、语言不够简练,教师分析得多,学生的参与讨论性不高,发表看法机会少,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锻炼。

5、本堂课如果前面能更紧一些,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小结就更好了。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