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历史比较,培养学生横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吸收的教训和经验。 教方学法 对图文材料解析,概念阐释,历史对比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经济表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2、难点: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专题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制作表格,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入: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
(引导学生回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引出本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新课教学
高考研究
高考动向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点。特别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等知识点的命题较多;命题形式选择题与非选择并重。
复习建议
复习备考时,一要理解苏联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分析比较其异同;二要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认识“斯大林模式”的深远影响及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苏联解体的历史渊源。
二、知识主线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