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件、教案、说课、学案资源列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学习好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好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是以后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化学中常见的微粒,能够从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也能够从质量守恒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物质的量就是将初中化学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系统学习“物质分类及其变化”之后,从常见无机物及性质入手,既进一步补充了丰富的感性认知材料,又可为后面继续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关化学计算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打下基础,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习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宏观质量之间的计算等知识之后,学生接触的又一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之间转化的知识,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宏观体积与微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建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建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定量关系奠定基础。
《物质的量浓度》是《新课标》中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两节内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气体摩尔体积”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物质的量浓度,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概念完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比较抽象,故教材引用实际生活中的图片等情境素材,增强趣味性;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以“例题”的方式,规范解题步骤,为学生体会宏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与微观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交织进行,体现定量实验的特点,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